成立於 1985 年的敏鈞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金屬製造業起家,但面對市場趨勢轉變、成本上漲、同業競爭激烈等壓力,決定從低價值的傳統產業數位轉型,2014 年更名為敏鈞精密股份有限公司,投入航太關鍵零組件的製造生產。
從傳統金屬加工跨入高門檻的先進科技航太產業絕非簡單的事,敏鈞總經理洪一鈞坦言,其實早在求學時期,就看好航太產業的發展前景無可限量,但也由於高投資、高技術風險,是一般傳產業難以涉入的領域,因此當初決定轉型之際,也曾考慮過先由紡織、腳踏車零件製造等技術較簡單的產業入門,只不過幾經思索衡量後認為,如果不把握時機往高階產業領域邁進,未來公司將失去競爭力。
升級轉型航太科技領域,佈局高度數位化
決定投入航太產業的敏鈞精密,第一個遇到的考驗,就是得先通過相關認證,才能得到廠商的信任與合作機會,於是花了超過兩年的時間,期間完全沒有營運接單,全力取得ISO 9001國際認證和AS9100 國際航太認證。
與此同時,敏鈞精密也開始佈局高度數位化升級轉型,以往工廠製作零件的樣版和技術都是憑老師傅的個人經驗,但航太零件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能溯源追蹤,所以從零件樣板圖到製造生產過程的相關技術,都必須仰賴數位工具應用,才有辦法符合嚴格的品質控管標準,因此得將各面向的經營管理與產線機台系統進行整合及串聯,以數位科技方式完整紀錄與管控製造生產中的每個流程。
高階智慧生產設備所費不貲,因此敏鈞在採購任何設備前,還得經過多次的審查會議、實地模擬操演,確認設備符合工作流程與需求才執行採購計畫。
數位轉型的成功關鍵,在於公司同仁們的全力配合
談到數位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洪一鈞總經理認為,要點在於改變員工的思維,畢竟要老師傅們適應大幅調整的工作流程,還要學習操作不熟悉的數位工具,很容易引起他們的排斥與抗拒心理,因此公司將學習創新數位工具感到困難的資深老員工,轉為擔任技術顧問,再另外聘請有興趣學習先進製程、思維創新的年輕新血加入,除此之外,也要盡可能簡化作業流程,像是員工只需要透過掃描QR CODE,取代手寫或電腦登錄的方式記錄製造流程,實際體會數位工具其實簡單又便利,才有辦法說服他們。
洪一鈞總經理提醒:「在學習摸索階段,員工免不了會有失誤的時候,尤其這些先進的設備儀器動輒數百萬以上,一不小心造成損壞,員工的心理壓力鐵定也不輕,因此主管也要做好承擔失敗的準備,否則員工若因公司執意要究責而離職,會使團隊士氣大受打擊,日後其他員工對於嘗試數位工具應用或學習新設備技術的意願,也可能因此降低。」
這正是前不久敏鈞企業剛發生的經歷,洪一鈞總經理沒有責難失誤的員工,而是告訴他不用擔心龐大的設備修理費用,只需要繼續專注於研發工作。此後,那位員工不僅做事更認真謹慎,也把自身的經歷分享給其他同事做為提醒,「就當是繳學費,幫公司同仁都上了寶貴的一課。」洪一鈞總經理釋懷的笑說。
以無可取代的獨創性,創造企業競爭優勢
即使花費了兩年多的時間取得認證,但因為推動數位轉型的過程中阻礙重重,加上未來發展仍有許多不確定性,敏鈞精密對於是否要毅然決然投入巨額的資金不免產生疑慮,所幸中小企業加速投資方案給予了莫大的支持動力。
洪一鈞總經理提到,獲得優惠的貸款當然是對企業最實質的幫助,讓公司有能力投資最先進的設備與技術,其次是審查委員對敏鈞精密的轉型計畫表示百分百支持,相當看好其發展前景,能夠得到國家單位的認可,無疑是給公司注入一支強心針,尤其為團隊帶來無比信心。
事實證明,此次轉型升級經驗,成功為敏鈞企業開創許多市場競爭優勢,當國內廠商多數仍以3軸機台設備為主時,敏鈞廠內70%已改用最先進的5軸機台,以領先同業的先進設備與技術,提升客戶滿意度和創造無可取代的獨特性,並協助拿下國內大廠的訂單。而敏鈞精密的下一個5年計畫,就是打入國際市場,透過國際參展和外資合作計畫爭取國外訂單,讓臺灣領先的航太技術被世界所看見。
(經濟部中小企業處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