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主打對「環境」較友善的生質塑膠,對「人體」友善嗎?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0-10-31

瀏覽數 72,950+

圖/Unsplash by Franki Chamaki
圖/Unsplash by Franki Chamaki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生質塑膠依照原材料可以分為用回收材料與有機物製成,若採用生物可分解性原料,大多可減輕環境負擔,與常見的傳統塑膠相比,生質塑膠不用從化石燃料提煉,製造產線也非能源密集型,顯然具有多項優點,不過最近研究指出,就毒性來看,其實有些生質塑膠跟傳統塑膠半斤八兩。

塑膠產品令人又愛又恨,雖然非永續、其中又含有許多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但因為便宜、耐用與方便,人們大多無法降低塑膠使用量,這時候由回收材料與植物纖維製成的生質塑膠產品,正以「環保、環境友善」之姿想將傳統塑膠取而代之。

不過生質塑膠就真的安全嗎?最近德國法蘭克福大學(也稱歌德大學,Goethe Uni)集結各團隊,展開至今最大的生質塑膠化學成分調查,研究分析43種生質包裝紙、寶特瓶、紅酒塞與一次性餐具。

研究發現,這些物品中絕大多數都含有數千種化學物質,挪威科技大學生物系副教授Martin Wagner表示,這些產品中,80%含有1000種不同化學物質,有些甚至有多達2萬種化學物質。

其中由纖維素跟澱粉製造而成的生質塑膠普遍用有最多的化學物質,而且在體外實驗測試中(vitro laboratory tests),透過生物檢測與質譜法測出強烈的毒性反應,可能也是環境荷爾蒙之一,進而干擾內分泌影響身體平衡。團隊指出,這些生物塑膠的毒性其實跟傳統塑膠差不多。

Wagner表示,在實驗中,有四分之三產品測出跟傳統塑膠相同的危險物質。不過團隊也指出,測出毒性反應跟會影響人體與環境是兩回事,目前研究沒辦法追蹤這麼多材料、觀察其對人體與環境的影響,且就算是透過相同的原料,最後製造出來的成品也會有不同的物質,團隊認為還需要更多研究。

本文轉載自2020.10.28「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數位專題

永續新主張 綠色公民大調查

全球極端氣候加劇,無人能置身事外!《遠見》發起「綠色公民大調查」,探究日常生活減塑、減碳行為,反思如何為環境永續共盡心力,展現台灣邁向淨零的決心!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