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害怕再次想起?」《返校》將推影集,製作人林仕肯如何翻玩恐怖IP?

邱于瑄
user

邱于瑄

2020-10-28

瀏覽數 25,050+

圖/公視提供
圖/公視提供

去年,改編自赤燭遊戲的賣座國片《返校》,在台灣橫掃2.6億票房、獲得5項金馬獎肯定。今年12月,公視將推出《返校》影集,講述遊戲劇情結束30年後的全新故事,頂著叫好叫座的光環,影集製作人林仕肯如何再度翻玩《返校》IP?

「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再一次想起來?」《返校》影集海報一登場,經典台詞再度吸引觀眾目光。

回顧電影《返校》,還原赤燭遊戲同名電玩的原始故事,講述60年代白色恐怖時期,翠華中學的一群師生非法組成讀書會,因故遭學生方芮欣舉報,最後讀書會師生全遭刑求、處決,方芮欣因愧疚自殺變成怨靈的悲劇事件。

此次,影集以全新故事登場,由90年代的翠華中學的學妹與60年代方芮欣的怨靈相遇,重新闡述沉痛的歷史記憶。

《返校》IP再延伸,緊扣「自由」核心精神

從電玩、電影到影集,《返校》IP最大的挑戰就是,怎麼把一個大家已經看過兩次、劇情已經熟爛的故事,拍成影集時還能維持大家的興趣?

尤其,《返校》遊戲原始故事情節不多且為互動形式,當初光要發展成電影敘事已經有一定難度,這次影集必須將原本故事放大為八集,長達400分鐘,「如何完整發展新的故事架構、角色,又不離IP原始精神」就是一大挑戰。

影集製作人林仕肯表示,此次影集不像電影以遊戲原始故事為主軸,改以原本遊戲劇情「30年後的全新故事」,並加入了全新角色,像是學妹劉芸香、崇尚自由開放的老師沈華,以及代表光明溫暖的同學程文亮等角色,劇情也特意將時空背景設定為1999年,也就是台灣政黨輪替的前一年。

《造山者》拍出台灣半導體的人情與選擇,7/31空中沙龍帶你聽見幕後真實|立即報名>>

《返校》影集製作人林仕肯。蘇義傑攝

《返校》影集製作人林仕肯。蘇義傑攝

透過90年代角色的視角,回頭反思60年代方芮欣的悲劇事件;也藉由一個全新政治時代的到來,除了讓觀眾一同「面對傷痛」外,更能反省並且「放下」,走向新的未來,確保劇情全新,但主軸始終緊扣著《返校》IP的核心精神,「面對過去的真相與傷痕,才能獲得真正的自由。」

林仕肯表示,由於影集篇幅比起電影大,在不管在人物或是故事劇情的細節描繪上可以更加細膩。此外,影集不只探討轉型正義的議題,更聚焦於「角色」的個人心靈成長。像是個性自卑、常自我否定的劉芸香,在經歷一連串事件後,如何面對傷痛得到自由。

為了深化角色性格,團隊找來分別擅長驚悚、女性觀點與情感、虛實交錯的新銳導演莊翔安、蘇奕瑄、劉易分集執導,確保影集同時兼顧恐怖氛圍、心靈成長、女性思維等。另外,由於劇情圍繞著詩社,也邀請新生代詩人蕭詒徽擔任編劇之一,其中劇情所使用的《乘客》一詩,在去年已拿下第15屆林榮三文學獎新詩獎首獎。

台劇大爆發,但仍缺少完整影視工業

近二年來,台劇大爆發,許多都是IP跨域利用的作品,像是文學改編戲劇的《誰是被害者》《俗女養成記》《用九柑仔店》《做工的人》等,或是由遊戲IP改編的《返校》。林仕肯點出,「一個值得改編的IP,除了首要的商業價值外,也要能夠觸動自我,」而故事背後的意義與精神,也是自己所想傳達的理念。

林仕肯分享,當時在決定製作《返校》影集之前,他回頭去玩《返校》遊戲,深受方芮欣一角的觸動,「我將自己融入方芮欣角色,設身處地的想,自己是否也會做同樣決定?」此外,《返校》背後探討轉型正義與面對真相的勇氣,都讓林仕肯希望透過影集帶領觀眾一起反思。

近幾年的台劇,包括《想見你》《我的婆婆怎麼那麼可愛》《做工的人》《誰是被害者》等作品,不僅在國內大受歡迎,甚至紅到國際。林仕肯表示,隨著OTT的發展,國際上的戲劇都有爆發趨勢,愈來愈多影視從業人員投入戲劇製作,「要在國際平台上與全世界競爭,台劇仍有進步的空間。」

他補充,雖然台灣影劇的內容品質不斷提高,但目前在資金、技術、內容等層面,仍缺少完整的影視工業,較難消化產出大資源的劇本,在國際上也難與他國競爭。「能夠建立完整體系,並留住優秀人才,是台灣影劇進步的關鍵。」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