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爆發,顛覆人類的生活與工作模式,資安、公衛、金融科技在疫情催化下成為當紅炸子雞,有望成為今年學子在報考研究所時的新依據。
2020年,將會是人類史上最難以抹滅的一年。
新冠肺炎爆發,顛覆人類的生活與工作模式,邊境封閉、鎖國,口罩遮臉,遠距工作,都拉開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工廠停工、餐館用餐的人數減少、機場不再湧入開心出國的遊客;東京奧運被迫延後,各種學術與公開活動幾乎全數喊卡,重挫市場經濟。
因疫情衝擊,需要與人密切接觸的餐飲服務業、旅行社、飯店、航空業客源減少,哀鴻遍野,回流速度要看產業復甦情況;但人們的消費模式也找到新出路,從線下轉到線上,包括線上學習平台、影音串流,近期新客戶數都明顯成長。
遠距工作、遠距教學、行動支付、雲端音樂會等,數位科技落地速度加快,也預告了下一波產業爆發的機會點。例如筆記型電腦、耳機、錄音設備等電子設備產業,受惠於宅經濟爆發,被客戶追單,可能旺到明年。
受惠於防疫意識的提升,口罩、耳溫槍、防護衣等疫物資被瘋狂搶購,疫苗研究、新藥開發等生技醫療產業躍上產業舞台;加上AI、大數據、5G大浪潮的捲動,讓公共衛生、金融科技、資安領域逆勢受到矚目,不但是未來職缺所在,也有望成為今年學子在報考研究所時的新選擇依據。
大電資時代,資安趨勢不容小覷
近年來,高教迎向大電資時代,電機、資工領域炙手可熱的程度依然。今年大學指考,各校電機系、資工系錄取分數居高不下,「中」字輩大學如中央、中興、中山電機系的分數甚至高於台大地質系,成大電機系的分數也首度超過台大化學系。而屬於電資領域的資安更是5G時代的大趨勢。
今年4月,當不少國內大學和企業開始採取遠距上班、上課時,竟爆發視訊會議軟體ZOOM的資安漏洞事件,讓資安議題獲得社會高度關注。其實,早在該新聞披露前,小至個人的電腦、手機,大至政府和企業被駭客攻擊的事件就已層出不窮。
根據104人力銀行調查,2019年資安工程師的職缺數,比5年前成長了近180%。隨著5G、物聯網、金融科技時代的來臨,「資安」已被視為前景最看好的產業之一。
2018年,台大、清大、交大、中山都設立了資安研究所。由於市場職缺供過於求,資安工程師可望晉身為新興科技新貴。
公衛能見度提高,證照保障前景
病毒與人類的戰爭不會停息,新冠肺炎也可能「流感化」,年年來襲。各國除了競相投入大量資金研發疫苗、開發新藥外,公共衛生教育也重新被喚起,過去並不熱門的生技與公衛領域再度受到青睞。
今年台灣大學公衛系大學個人申請的報考人數,就從去年93人增長至1314人,暴增14倍,報名人數甚至超越當紅的電機系;估計今年報考研究所的人數也會大幅成長。
公衛人的工作範圍除了防疫,還要保護「群體」健康,在全球邁入高齡化社會的當下,長照、流行病學、職業安全等議題,也將是公衛領域的熱門出路。今年5月立法院通過《公共衛生師法》,讓過往不被正名的公衛師終於有了證照認證,前景更有保障。
金融科技加速,財經學群更熱門
台灣即將步入純網銀時代,去年為了搶奪純網銀執照,還爆發一波人才大戰,各大金控不但出重金攬才,純網銀業者也不斷發出英雄帖。
有人斷言,未來財經領域學生若不具備資訊能力,可能連財金基本功都無法發揮;可見金融科技在財經學群的重要性。
數位科技技術日新月異,現在看得到的支付工具,如支票、現金、信用卡,未來都可能和我們告別。
如此預測,也未必不可能。金管會最新統計,到6月底止,國內電子支付使用人數首次突破900萬人,比去年同期大增近七成,預估年底前可望突破1000萬人大關。
而培育金融人才的大學,也早就注意到金融科技對商管教育的衝擊。包括政大、台大、交大等,都成立金融科技研究中心,開設相關學程,打造產學合作平台,研究金融科技趨勢與產品等。
後疫情時代,職場板塊大挪移,從趨勢看未來,資安、公衛、金融科技是未來在等待的人才,也是業界現在就需要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