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台灣重大資安事件頻傳。像是今年中油、台塑兩大公司遭勒索病毒攻擊,內部儲存檔案皆無法開啟;5月時,不少媒體收到疑似來自總統府內部情資的不明電子郵件,險些釀成政治風暴。去年,台北市衛生局也曾被駭客攻擊,有298萬筆市民的個資遭竊,引起關切。
根據軟體技術公司Check Point統計,2019年下半年,台灣企業平均每週受到1664次網路攻擊,遠高於全球平均的474次。從政府部門,到油水電等基礎建設公司,最後是企業與個人,台灣的資安危機已無法視而不見。
一旦國家重要情資外洩,或是民生及經濟基礎建設遭控制,將對國安造成極大威脅,也賠上企業形象。對個人來說,個資外流不但可能遭到詐騙集團冒用,個人電腦也可能成為受駭客控制、大量傳送垃圾郵件的殭屍電腦,不可不慎。
今年在疫情期間,有愈來愈多人選擇遠距工作、遠距會議、線上教學等,資安問題更不容忽視。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