緯創近期賣廠給立訊,曾表明未來轉型在雲端,下一步究竟在哪兒?今天(8/19)揭曉!緯創決定淡出大陸、擁抱台灣,今天邁出一小步宣布透過旗下緯創數技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國內AI新創iKala(愛卡拉)。這場軟硬結盟,雙方如何盤算?
8月19日,緯創宣布透過旗下「緯創數技投資控股公司」投資國內AI新創iKala,注入1500萬美元(約台幣4.4億元)。雙方各自什麼來頭?(延伸閱讀:緯創結盟iKala,拆解背後五大意涵!)
先來看「緯創數技投資控股公司」,這是由緯創資通100%持有,專注於數位科技及軟體應用相關投資。
緯創資通副董事長暨新事業總經理黃柏漙表示:「台灣企業轉型模式,已從過去的供應鏈整合,變成創新轉型。緯創雖為硬體起家,近年積極布局轉型升級,從內而外,成果豐碩。未來更希望透過緯創與iKala的結合,拓展軟硬整合的觸角,幫助企業真正做到品牌加值、數位轉型。」
緯創數技投資控股領投
創立於2011年的iKala,以AI軟體核心能力,孵化出企業上雲的數位轉型解決方案,以及社群商務相關的數位行銷工具。
在團隊努力之下,產品與商業模式逐漸成熟,更擴及東南亞市場,推升進入B輪募資。本輪由緯創數技投資控股領投,舊有股東和通創投集團、怡和創投參與續投,共獲1700萬美元資金(約台幣5億元),累積所有輪次共募得3030萬美元(約台幣8.9億元)。
談及本輪融資緣起,iKala共同創辦人暨執行長程世嘉表示,今年元月底時眼見疫情越發嚴重,邊境正在封閉,市場即將被限縮,「我們必然得關注家鄉了,也就是回防本地市場,如果未來一到兩年只能做台灣市場,我們就得扎根,扎根需要伙伴」。
作為表現亮眼的跨國AI公司,2011年成立的iKala向來是投資圈熱門標的物。目前兩大核心業務iKala Cloud及iKala Commerce,已有400家企業客戶,市場擴及七個國家。總計服務1萬5000個品牌主、14萬東南亞社群商家。
為何選擇緯創集團做為夥伴?
「台灣本地市場的特色是電子產業,那是我們的底氣,但卻一直距離網路產業很遠!」
「我們活在同樣一個場域,卻是一群沒有交集的人,這真是我們這一代人心中的痛!」程世嘉表示,但疫情迫使改變,契機到了,他們於是認真尋找在地的未來電子業夥伴。
疫情時代,回防台灣
至於資本雄厚的緯創集團為何選擇iKala?不難猜測與持續布局雲端事業有關,緯創在重訊刊載之後回應,旗下緯創數技投資控股公司專注於投資數位、軟體應用,iKala雲端產品對集團大方向是加分項,其東南亞通路也有合作交流的空間。
從iKala發展現況來看,陸續成為Google Cloud精英合作夥伴(Premier Partner)與Facebook合作夥伴(Facebook Partner for Messaging Solution),已被矽谷巨頭認可的技術實力與經驗,自然是有意轉雲端的緯創會認可被吸引投資的優勢。
除了彼此助益的核心業務結盟之外,對注資案起到潤滑加速效益的,則是iKala董事、前Google台灣區董事總經理簡立峰。
「很高興看見台灣業界能與iKala攜手成為實現『台灣+1』的重要推手!」簡立峰表示,曾帶著iKala兩位共同創辦人前去拜訪緯創資通董事長林憲銘,那時緯創對iKala應該已有投資意願。
簡立峰期許,iKala透過以AI為核心的垂直整合性服務及新零售服務,能幫助台灣企業拓展亞洲版圖,進一步實現台灣做研發、視野面向「+1」海外市場的「台灣+1」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