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鏈進逼?台灣電子供應鏈烏雲罩頂,繼7月17日iPhone組裝大廠「緯創」售廠給大陸組裝大廠「立訊」後,18日又拋震撼彈!台灣金屬機殼大廠、蘋果供應商可成,將約占40%營收的泰州廠售予大陸手機玻璃大廠「藍思科技」,宣告逐步淡出手機業務。
可成18日宣布出售100%持有的可勝科技(泰州)、可利科技(泰州),兩者在2019年營收合計達3673億台幣。可成這一賣,等於割出40.1%的營收,還有寶貴技術、人才給藍思科技。
董座洪水樹更暗示將淡出手機業務,投下蘋果供應鏈的震撼彈!
可成身為iPhone機殼三雄之一(另二為鴻準、美商捷普),風光一時,但為何選在這個關頭出場?
賣廠關鍵一〉競爭壓力加劇
難敵殺價,可成手機毛利逢壓!
「整個供應鏈走向為『價格導向』的態勢!」董事長洪水樹這麼說。翻開可成財報,或能印證他的感嘆。
可成2018年之前,長期維持40%以上毛利,但是2019、2020皆僅有兩成多的水準。
從可成2019年報可知,因許多塑膠射出、鋼鐵廠紛紛投入金屬機殼產業,再加上售價與利潤皆低的中低階手機在市場抬頭,都讓可成營運處於逆風。
而本次出售的可勝科技(泰州)、可利科技(泰州)儘管營收高達2457億、1216億元,但是前者的營業利率僅有0.56%,後者甚至虧錢。
追求品質的可成,遇上殺價也沒轍,最終決定淡出手機業務。據了解,可成日後仍會生產蘋果手機金屬邊框,但邊框與玻璃的組裝業務,將由藍思吃下。
賣廠關鍵二〉客戶壓力
手機機殼英雄,難敵庫克操弄?
洪水樹早在今年6月股東會就提到,有些客戶會強力控制支出,對供應鏈造成壓力。
昨天記者會上洪水樹再度提及「客戶」,直指「客戶策略演變」也是這樁交易案的主因之一。
儘管洪水樹沒有透露客戶是誰,但蘋果執行長庫克在背後下指導棋,已是業界公開的秘密。蘋果多方培養供應鏈「備胎」的手法,台廠早已心知肚明。
7月緯創售廠給立訊,正是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手法下的結果。受蘋果扶持的立訊,將成為鴻海、和碩、緯創之外的新iPhone組裝廠。
由於可成手上仍握有Mac、iPad訂單,這次一口氣出售廠房,令人不禁聯想是否是蘋果執行長庫克再度出手?
下一步〉洪水樹手握筆電、平板,劍指車用、醫療、5G
看來,可成壯士斷腕,將淡出手機業務。但下一隻金雞在哪裡?
投資長巫俊毅表示,未來業務將聚焦在筆電、平板,也積極開發5G、散熱、新能源車零組件與醫療產業。
洪水樹坦言順利完成交割後,四成的營收缺口將有一陣子「陣痛期」。不過相對地,出售廠區可成將獲得14.27億美元(約折台幣419億)現金。
現在的後退,是為了日後的前進!」洪水樹表示,將找尋適合的投資標的並啟動「外部併購」計畫,並配合自身的有機成長動能。
洪水樹一派輕鬆地說:「或許不久後又會在這裡(證交所記者室)見面」,暗示未來將有重大投資案,但否認將入股藍思。
洪水樹表示,未來可成將以台灣、江蘇宿遷的廠區為主力,持續發揮材料科學、精密製造、表面處理的三大優勢,並開發新應用與新材料。
而被問到「紅鏈步步進逼,台廠卻似呈敗退頹勢」的看法,洪水樹話鋒一轉,說道「很多報章媒體把我們系統廠當塑膠!」洪水樹指出,台廠仍有許多管理與技術在其中,要超越「沒這麼容易!」
洪水樹指出,每個廠商都在全新求變,決策的動態過程中將不斷創造新機會。可成會盡最大努力,「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