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前宜蘭縣縣長游錫?擔任行政院院長的「戰鬥內閣」,在總統府的強力主導下誕生,工商企業界給與了熱烈的掌聲,但在掌聲背後,卻也充滿了高度期待。新內閣能不能在未來兩年任內達到企業界的期待,有待觀察與鼓勵。
熱烈掌聲背後的高度期待
《遠見》雜誌針對全國861家上市、上櫃公司所進行的調查顯示,受訪的企業對新內閣團隊的支持度高達67.5%,個別財經閣員也都獲得五成以上的支持度;受訪企業並有55.6%的人認為新內閣將能達成「拚經濟」的目標。「振興經濟」「穩定兩岸關係」則是受訪企業最期待新內閣優先施政的政策。
民進黨執政以來,遭逢國內產業結構轉型關鍵,以及全球景氣低迷的衝擊,國內重要經濟指標紛紛急轉直下,經濟成長率頻創新低,失業率卻屢創新高,即使二易閣揆,仍難挽頹勢,內閣團隊的聲望始終在低檔盤旋。
不過去年底的國會大選,執政黨卻擺脫了經濟衰退的包袱,一舉勝選,成為國會最大黨,輿論解讀為「給新政府的再一次機會」。
游錫?領導的「戰鬥內閣」就是新政府的「再一次機會」。游錫?挾著「宜蘭經驗」的縣政第一品牌,幾乎在沒有雜音的情況下出線,內閣團隊中近半的新面孔,更贏得了「清新」之譽。果然內閣團隊一亮相,金融市場歡聲雷動。
游錫?個人魅力無法擋
游錫?的個人魅力更是無法擋。《遠見》雜誌針對上市、上櫃公司所進行的調查顯示,新內閣團隊的支持度達到67.5%,行政院院長游錫?的個人支持度更高達七成四二。受訪企業給與新內閣團隊的熱烈掌聲,正是新內閣的「再一次機會」。(見表一、表二-1)
這次調查,為更精確掌握受訪者對新內閣團隊成員個人特質及領導風格,特別就內閣財經團隊的個人專業能力、領導力、協調力及執行力分別進行評比。
調查顯示,在支持度方面,儘管游錫?身段柔軟、行事低調,但「宜蘭經驗」的光環,卻令他的支持度居高不下,高達74.2%;財政部部長李庸三在財經界的前輩地位,也為他贏得僅次於閣揆的高支持度(60%);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林信義以47.7%居第三;經濟部部長宗才怡以45.3%拿下第四;交通部部長林陵三則礙於知名度不高,支持度在財經團隊中敬陪末座。(見表二-1)
李庸三專業能力排第一
在專業能力的評比中,具有企業經營實務經驗者最具加分效果。財政部部長李庸三,曾任中國國際商銀董事長、中央銀行經濟研究處處長、台大教授,產官學三棲,專業能力最受肯定,拔得頭籌(61.6%);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林信義,曾任中華汽車總經理,頂著「台灣艾科卡」的光環,緊追在後(53%);游錫?則排行第三(49.8%);經濟部部長宗才怡雖然曾在美國擔任過地方財政首長,且經營華航年餘,頗獲注目,但華航總經理一職畢竟屬於政治任命,因此在身為經濟部部長的專業能力上並未獲太大肯定(40.7%);交通部部長林陵三交通技術官僚出身,專業資歷完整,但礙於知名度過低(有46.3%答不知道),敬陪末座(31.6%)。(見表二-2)
游錫?的領導力大獲肯定
在領導能力方面,游錫?的「宜蘭經驗」使他得以在這個項目的評比上領先群倫(55.1%);宗才怡在華航經營的耀眼表現,也使她得以躋身第二(49.3%);儘管李庸三過去行事低調,致有近三成不清楚他的領導能力,但他金融界大家長的前輩身分,仍使他獲得41.8%的肯定;林信義雖然知名度夠高並享有「台灣艾科卡」的盛名,但他在經濟部部長任內的幾項人事案卻鬧得滿城風雨,使得他在這項評比中,僅排名第四(37.9%);林陵三仍是在能見度不高的情況下,僅獲得20%的肯定。(見表二-3)
游錫?協調能力獲七成肯定
在協調能力方面,游錫?圓融的處世風格為他再下一城,獲68.4%的肯定;宗才怡的「華航經驗」也使她居次(46.8%);李庸三第三(41.1%);林信義則仍難擺脫核四案的負面陰影,在這項評比中只獲得32.8%的肯定;林陵三顯然在受訪者中印象模糊(答不知道者達51.2%)下,僅獲22.5%的肯定。(見表二-4)
在執行力方面,財經團隊閣員間的差距甚微,但普遍所獲肯定不高。游錫?仍以52.6%居領先地位;宗才怡居次(43%);林信義第三(42.3%);李庸三41.6%第四;林陵三22.6%仍是敬陪末座。(見表二-5)
綜合各項指標,以排名順序計分(第一名得5分、第二名得4分、第三名得3分、第四名得2分、第五名得1分),加總出企業界對財經閣員的滿意度排行,游錫?以23分遙遙領先,穩居第一;李庸三以17分居次;宗才怡以16分些微差距屈居季軍;林信義則以14分排行第四;林陵三只得5分吊車尾。(見表二-6)
分析內閣財經團隊個人在各項指標的領袖特質。游錫?除了專業能力一項居第三外,在支持度、領導力、協調力、執行力各項上都拔得頭籌,顯示游錫?個人領袖魅力在內閣團隊中無與倫比。
財政部部長李庸三是金融界前輩,被銀行界視為大家長,專業能力備受肯定,在這次調查中專業能力選項中被評選為第一,並不意外。台新金控公司董事長吳東亮就表示,李庸三嫻熟金融事務,「在金控改革關鍵之際,他的出線具有重大意義。」
宗才怡專業能力待觀察
經濟部部長宗才怡的各項指標評價兩極,在領導力、協調力、執行力三項指標中,都僅次於閣揆居第二,但專業能力及支持度卻在五人中居第四。吳東亮認為,「她的積極及經營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是內閣人選中最大的創意。」但有來自美國的學者認為,宗才怡在美國只有管理四、五萬人小型財政的經驗,專業能力及能不能獲得其他部會的配合與協助,是一大挑戰。
林信義個人領導特質遭挑戰
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林信義在民間企業享有聲望,讓他在專業能力項下,保有第二的地位;但在經濟部部長任內,歷經核四復建案、人事異動、「苦日子說」等風波,折損了他在其他選項的評比,像領導力、協調力都只在五人中排行第四。由於行政院副院長及經建會主委都職司各部會間的協調,這項調查結果,對林信義而言,不啻是一項個人領導特質的挑戰。
林陵三能見度太低
交通部部長林陵三雖然具有完整的交通行政資歷,專業能力不容置疑,但技術官僚出身的他,一直側身第二線,曝光度不高,這使得受訪者對他個人印象模糊,致使他在五項評比中都殿後。不過因為變數項「不知道」的比例高達五成,使得林陵三在各項評比結果都有些失真,但這也意味著林陵三由技術官僚升任政務官,在企業界的心目中一切歸零,評價如何,將進一步觀察。
游錫?是最適任閣員
這項結果也反映在最適任閣員的調查排行上。在哪一位閣員最適任的問題選項中,前十名的排名依序是(一)行政院院長游錫?(二)法務部部長陳定南(三)環保署署長郝龍斌(四)財政部部長李庸三(五)行政院副院長兼經建會主委林信義(六)陸委會主委蔡英文(七)經濟部部長宗才怡(八)國防部部長湯曜明(九)外交部部長簡又新(十)交通部部長林陵三。(見表三)
對於財經內閣成員的評價容或有差異,但平均水平與受訪者對整體新內閣團隊的評價相當,部分個人甚至凌駕於平均水準甚多。吳東亮即指出,新內閣的組成,特別是財經內閣的人選,相當令人期待。他說,「大家對內閣的期待都鎖定在經濟成長,以這樣的財經內閣陣容,我很有信心。」
受訪企業客觀看待新政府上任以來的經濟窘境,並不全然將責任歸咎給新政府,對新內閣更是給與熱烈掌聲及期待。
對於過去近兩年台灣經濟的敗象,絕大部分受訪企業(45.3%)歸咎於「全球景氣低迷」;其次才是「朝野政爭不斷」(16.1%)、「扁政府經營國事有問題」(12.8%);以及「台灣產業結構調整不順」(10.6%)、「台灣基本面惡化」(6.5%)、「被大陸邊緣化」(5.7%)及其他(3%)。(見表四)
大家最關心的景氣何時復甦?絕大部分受訪企業(62.8%)認為台灣景氣將在今年下半年明顯復甦。(見表五)
五成受訪企業認為拚經濟可望達成
游錫?就任之初即強調新內閣是「戰鬥內閣」,將以拚經濟為目標,到底這個目標會不會又是一場口號戰?有55.6%的受訪企業認為新內閣將會達成「拚經濟」的目標。(見表六)
至於新內閣「拚經濟」應從何著手?「改善國內投資環境」被受訪企業視為第一優先、其次依序是「對大陸戒急用忍鬆綁」「獎勵企業技術升級」「擴大國內需求」等,像拉抬股市、減稅、寬鬆貨幣政策等短效的金融手段,則多非受訪企業的優先選項。(見表七)
改善國內投資環境是當務之急。工業總會理事長林坤鐘就指出,「只要政府能加快改善國內投資環境,台商未必全部都樂意到大陸投資。」
振興經濟、穩定兩岸關係是當務之急
這與企業期待新內閣的優先施政順序不謀而合。振興經濟與穩定兩岸關係,成為企業界期待新內閣最優先的施政;過去新政府致力推動的「建立社會福利制度」及「拓展邦交國」反而在企業界的期待中敬陪末座。(見表八)
受訪企業在給與新內閣的熱烈掌聲的背後,其實充滿著高度的期待。
英商渣打銀行台灣區總經理韋傑夫就認為,兩岸關係應該是新內閣未來最重要的課題與挑戰。他說,「新內閣上台後,大陸方面似乎已經釋出了善意,我們觀察的是兩岸關係會不會出現變化。」
新內閣喊出「拚經濟」顯然是正中企業下懷。但仍有企業界對新政府決策長期政治掛帥存有疑慮,智冠科技總經理王俊博就說,「新內閣說要拚經濟,但是台灣的生態沒有那麼單純,如果政治的意識形態不解決,拚經濟也沒用。」大眾銀行總經理林進財也說,「目前還看不出新內閣能不能達到人民的期待,應該再給六個月的時間觀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