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高鐵開進台南站時,映入眼簾的是一片歐式建築的莊園,不知道的人或許會猜這是渡假的Villa,因為精心設計的每棟建築都充滿巧思。其實這是台灣行李箱品牌「萬國通路」,即將開幕的觀光工廠及廠房。謝明振董事長用他畢生的精力,打造行李箱王國,見證台灣的產業不只是代工,更可以創造世界品牌。這個場域正在告訴你一個世界品牌的故事,它來自台灣。
萬國通路的成功經驗,也在七月中旬南台灣的一場產業品牌分享座談會中,吸引爆滿來賓前往聆聽,縱然參加門票$6000起跳,仍然座無虛席,為南台灣開啟知識經濟新面貌。
萬國通路之所以成功,是因為深知除了代工之外,建立屬於自己的品牌及打通行銷管道,才是企業永續生存的王道。台灣要藉品牌走出去,以全世界作為我們的市場。
萬國通路經驗說明:台灣不能只做代工
從萬國通路的實證經驗來看,也很符合我長久以來的想法:台灣不能夠只做代工,雖然像台積電從市值與實際貢獻來看,均已經可稱是台灣的護國神山,但是全世界沒有一個終端產品上面有TSMC的標誌,在歷史的長河中似乎會有那麼一點遺憾。也因此,台灣必需發展品牌,因為品牌可以創造附加價值、也代表形象、代表品質、甚至,品牌更可以作為國家的代號,它的效益是無遠弗屆的。因此,要勇敢的把自己的名字寫在產品上,讓品牌帶來永續發展與發熱發光。
品牌建立的七大關鍵
至於品牌的核心價值,我個人認為在於建立產品與消費者之間的信任。品牌的建立也有助於產品的國際化,讓市場規模可以無限大。而一個成功品牌的經營目標策略,需兼顧各方面、涵蓋領域非常廣大。但若簡單來說,有以下幾個關鍵:
1、要選對產品;
2、要選對市場範圍(TA);
3、要選對行銷策略及團隊;
4、要精準投放廣告;
5、要定位清楚設定對的價格;
6、建立客服標準化體貼化的模式;
7、認同且一條心的代理商,以便延伸銷售觸角。
地方創生五支箭
其實,我之前提過,推動地方創生的五支箭裡,包括了
1. 企業投資故鄉;
2. 科技導入;
3. 整合部會資源;
4. 社會參與創生;
5. 品牌建立。
這裡面最重要的,我一直認為也就是第五支箭:建立品牌。因為一個品牌的建立,就像是對自己自信的建立,不只是追尋模仿外界所謂的名牌精品。台灣自己的品牌更有獨特的價值。
至於一個地方創生品牌的建立,和民間企業做品牌有不少相近之處。我個人的觀察是,台灣已有不少地方創生的典範和萬國通路的經驗是相通的。
三個成功的地方創生品牌:小鎮文創、福灣巧克力、茶籽堂
舉例來說小鎮文創創辦人何培鈞,在南投竹山打造出獨一無二的民宿「天空的院子」,結合當地文化特色,融入民宿內物品當作文創產品結交有緣人,清楚自己的定位、對象及行銷方法,不但在台灣引起了參訪竹山的人氣熱潮,還吸引了對岸頻來取經,讓他將南投竹山做地方創生的經驗向外輸出。這便是一個成功的品牌建立。
又如,台灣第一位國際巧克力品鑑師許華仁,在屏東打造了福灣巧克力,不但替屏東可可豆找到家,更創新了產品的內容,將地方特色農產如龍眼、櫻花蝦融入巧克力,更進一步藉由參加國際性比賽,榮獲了ICA世界巧克力大賽三面金牌殊榮,讓世界都看見台灣品牌在發光,也是一個好例子。
再比如說,趙文豪在宜蘭南澳復育苦茶樹,不但用設計創新建立茶籽堂品牌,和全國超過200間旅宿飯店合作提供洗浴用品,讓住宿旅客在下榻時使用茶籽堂產品深入了解外;更藉由作為金馬影展時各地貴賓的專屬贈禮,以便讓國際人士認識這個品牌,展現了它的亮點。這些都是值得嘉許與鼓勵的案例。
這三位創業家都是年輕人,他們已看懂品牌對台灣的重要,且捲起袖子親身做起。台灣需要更多品牌故事,打造我們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