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2100年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研究顯示:全球一半人口將是非洲人

科技新報
user

科技新報

2020-07-17

瀏覽數 60,550+

圖/Flickr by James Cridland
圖/Flickr by James Cridland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儘管發達國家生育率愈來愈低,但世界仍有許多國家的人不斷生孩子,最新預測指出,50年內全球人口仍然將繼續成長,到2064年全球人口有可能達到97億峰值,然後就會開始下滑,到世紀末下降到約88億,包括日本、泰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等約23國人口將減少50%以上,屆時全球人口將有一半是非洲人。

華盛頓大學醫學院健康指標與評估研究所根據模型推測,到2100年,195國中有183國將不能維持現有人口所需的生育率,即每名婦女生育2.1嬰孩。人口減少最快的地區將是亞洲、東歐和中歐。

日本人口將從2017年約1.28億人減少到2100年的6000萬人,泰國將從7100萬人減少到3500萬,西班牙將從4600萬人減少到2300萬,義大利將從6100萬人減少到3100萬,葡萄牙從1100萬人減少到只剩500 萬,南韓則從5300萬人減少到2700萬人。

本世紀末預計包括中國等34國人口將減少多達50%。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可能會增加兩倍,從2017年的10.3億估計到2100年的30.7億人,北非和中東的人口也將增長。由於生育率將保持較高水準,非洲人口在世界人口的相對份額將大大增加。到本世紀末,世界人口將近一半是非洲人。

報告還指出,隨著生育力下降和預期壽命增加,全球年齡結構將發生重大變化,到2100年,全球65歲以上的人口估計為23.7億人,而20歲以下人口為17億人。全球80歲以上人數可能會增加六倍,從1.41億增加到8.66億。同時,預計5歲以下兒童的數量將下降40%以上,從2017年的6.81億下降到2100年的4.01億人。

pexels

pexels

全球高齡化將衝擊國家競爭力,報告提到包括印度和中國等國勞動年齡人口急劇下降,將損害經濟增長,並可能對勞動力和社會支持系統產生負面影響,導致全球力量轉移。

許多國家使用的人口標準估算值是來自聯合國2017年的報告,指出到2050年全球人口將達100億,到 2100 年達110億人,但這項新的研究採用不同模型,與傳統模型相比,新模型更關注生育能力變化,例如教育水準和避孕方式的可獲得性。

研究人員採訪時表示,這項研究突顯「自1960年代以來,世界就一直專注所謂的人口爆炸,突然之間,我們現在看到這種轉折點,很明顯,我們正迅速從人數過多的問題過渡到人數過少。」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他認為如果人口變少,對地球來說可能是件好事,但人口減少與社會高齡化將對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現在是要找到過渡的方法。模型研究已發表在《The Lancet》期刊。

本文轉載自2020.7.16「科技新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數位專題

【晚育時代】人工生殖如何搶救高齡生育力

人類的「生存戰」已打響!不是不想生,而是求子困難?! 一旦超過35歲,似乎已經拉起第一道生子警報,尤其是走入晚育時代的亞洲國家,生殖醫學近年一躍成為救國解方,朝向「個人化」治療以解決每對不孕夫妻的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