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仍然風風火火,美國總統川普卻急欲重啟國家,其中一招就是祭出國際學生簽證限制,意圖逼迫各大學重啟,也迫使許多只選線上課程的國際學生必須離開美國。但少了上百萬的外國學生,美國恐怕損失更大。
「病死或餓死」成了新冠後疫情時代的政策兩難,現在,美國各大學更是面臨攸關「上課或喪命」的選擇。
為了重啟國家,美國總統川普軟硬兼施,急迫要在11月總統大選前,讓經濟回溫。原因是,停課若延續到秋天,家長無法安心上班,必須和孩子待在家,讓亟欲重振經濟來挽救民調的川普,恐怕願望落空。
目前,川普祭出三招,逼迫美國大學在秋季全面開課,首先是限制國際學生簽證,以掐住美國大學的錢袋。美國移民暨海關執法局(ICE)公布新版留學生簽證指南後,川普更以全部大寫字母在twitter推文說:「學校必須在秋季開放!」
SCHOOLS MUST OPEN IN THE FALL!!!
— Donald J. Trump (@realDonaldTrump) July 6, 2020
新版指南規定,若秋季班完全採用線上教學方式授課,國際學生將無法獲得簽證;已經在美國境內的學生也必須離境,或轉學到其他有開設常規課程的學校。此舉不僅將迫使成千上萬的國際學生必須離開美國,更讓仰賴國際學生的全美大學急跳腳。
接著,川普又施壓疾病管制暨預防中心(CDC),要求降低校園今秋復課的安全標準。第三,則是威脅若有哪個地方不把返校復課命令當回事,就要切斷聯邦挹注教育的資金。
美國長春籐名校也不是省油的燈!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率先反擊,7月8日聯手一狀告上法院,指控川普政府的新規定違反「行政程序法」,全然是為了施壓學校重開校園,要求聯邦法院發布暫時禁止令,擋下新規定。
接著,美國加州檢察長於9日提出訴訟,試圖阻止川普政府的移民規定。加州大學體系內的學校也將跟進,計畫對新政策提起訴訟。
全美新增確診創新高,哈佛校長也確診
事實上,美國疫情目前仍是全球最慘,7月8日出現單日破6萬例新增確診的新高紀錄,就連哈佛校長夫婦早前也染疫。而哈佛大學6日已宣布,秋季新學期將只有大學部總學生人數四成到校,主要透過網路教學,並將為到校學生安排定期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損失一:留學生一年貢獻450億美元,挹注美國大學的研究經費
川普一聲令下,威脅強迫持有學生簽證的外國學生離開美國,未必能重啟美國,反而對美國高教乃至經濟是一記重拳。
原因是,美國有逾100萬名國際學生,不僅支付全額且高昂的學費,成為各校重要財源,加上有吃喝開銷和住宿等需求,更是社區經濟的繁榮支柱。美國商務部統計,2018年國際學生就為美國經濟貢獻了450億美元。
近年來,許多美國私立和州立大學因入學人數和國家補助的縮減而苦苦掙扎,國際學生已成為重要資金來源。在一些大學,國際學生占到本科生人數的三分之一,研究生更是以國際學生占大多數;在學費收入方面,國際學生的占比甚至更高。
由於美國新冠疫情嚴峻,再加上簽證新規定,可能導致很多海外學生不願來美國上大學,對於疫情期間已經遭受財政損失的學校,更是雪上加霜。
「這對學校的財政影響可能非常大!」密西根州立大學協會執行長赫爾利(Daniel J. Hurley)指出,2018年約3萬3000多名國際學生,就為密西根州經濟貢獻了12億美元。
損失二:削弱企業人才庫,科學研發成本增加
雖然川普揚言要切斷聯邦政府挹注教育的資金,但事實上,過去幾十年來,聯邦政府提供的研究經費早已停止成長。
美國大學迄今仍站在科學創新的前沿,原因之一就是國際學生對於昂貴的美國學位,有著不斷增長的巨大需求,而最大宗是中國學生,占所有外國學生的三分之一。
國際學生一年在美國的教育和相關支出,貢獻約450億美元,已超過美國聯邦政府為大學提供的研究經費。不僅如此,這些留學生已成美國企業人才庫,尤其是攻讀科學相關科系的留學生,畢業後多為美國科技公司工作,也有助於降低高科技公司的勞動力成本。
這意味著,國際學生不僅挹注美國大學的收入,也緩解數十年來美國在基礎科學和數學教育投資不足的問題。一旦限制國際學生的簽證,影響到美國高科技研發人才和經費,美國政府可能需要挹注更多經費,才能填補相關經費缺口。
經濟就是選票,但川普為自己連任選情鋪路,硬推重啟大學,向國際學生開刀,最終恐怕傷到的,不止是美國大學研發經費和社區經濟繁榮,甚至是美國的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