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星期六的午后,冬天的陽光顯得特別溫暖,天空一覽無雲,典型矽谷的好天氣。張智真開著車往史丹佛大學駛去,這一段路他並不陌生。自從二十年前他創辦「青青合唱團」以來,他幾乎每週六都得到史丹佛大學A1教室報到。他回想起當年第一首練習曲「聞笛」,沒想到二十年後還能在舞台上重溫舊夢。
說起青青合唱團,在矽谷灣區的知名度很高。這是矽谷非常活躍的華人社團,由一群志同道合的留學生組成,很多團員在大學時代就參加合唱團。目前擔任青青的指揮,同時也是美國電子商務公司副總裁的方玉山,當年就是台大合唱團的指揮。合唱團可說是臥虎藏龍,威盛的總經理陳文琦、資深副總經理林子牧當年都曾是團員。
在矽谷也有不少華人合唱團,但是能夠一直走下去,二十年屹立不搖的只有青青。張智真說,除了唱歌之外,辦活動也很重要,這是凝聚團員的方式,活動辦得成功也代表人氣旺。青青所舉辦的活動也多采多姿,如派對、烤肉、郊遊、滑雪等。在青青,一位團員的平均團齡是兩年,這裡的特色是不斷接納新人,更換新血,但是死忠的人也不少,超過十年以上的團員有二十多位,而其中團齡二十年的就有五位。青青合唱團除了是唱歌的地方,同時也讓團員有份家的感覺,一位團員表示,青青就像個大家庭,是在外遊子思念家鄉,心靈歸屬的地方。
多元化的社團
青青合唱團還有個最大的特色是「來者不拒」,只要對唱歌有興趣都可以來參加。團內所採取的是自然淘汰,如果覺得唱不好,就自行退出。一位來自北京的團員,剛入團時還有點五音不全,但是經過合唱團的密集訓練,自己還請了聲樂老師特別指導後,進步得很快,在二十週年的公演中還獨挑大樑。
合唱團成員主要來自台灣,近年來中國大陸的團員也愈來愈多,主要來自北京和上海,此外還有許多華僑和小留學生。很小就來美國的Cheng就是在團中學好中文的,他說自己的中文是在青青訓練的。青青合唱團所唱的歌曲也相當多元化,去年底的公演曲目就有中文、英文、台語及西班牙文等多種語言。
矽谷是出了名的男多女少,男生的人數至少超過女生四倍以上,但是在合唱團內,女生卻比男生多。青青合唱團曾被比喻為矽谷的「非常男女」,光是去年就有五對團員結婚。張智真解釋,「我們當然不是特意標榜這個,但是一群興趣相投的朋友,本來就比較容易在一起。 我們除了平時練唱之外,還舉辦許多的活動,例如登山、烤肉、滑雪、唱卡拉OK等,團員間彼此更容易認識。」
來自台灣的葛承啟就是在這裡遇見他的另一半——來自韓國的華僑王宣婷,目前王宣婷在一家生物科技公司上班,剛生完小孩的她表示,夫婦倆打算等小孩大一點,再一起回合唱團練唱。
夫妻倆一起在合唱團唱歌聽起來著實令人羨慕,指揮方玉山和太太陳惠英就是一例。他們倆當年在台大合唱團就認識,兩年前青青的公演,夫妻倆一起合作,方玉山負責製作,方太太則負責編舞。目前在團內至少有十幾對夫妻檔。矽谷生活單純,夫妻一同進合唱團,可為家庭生活增添色彩。此外,張智真在七年多前創辦「晶晶兒童合唱團」,團員年紀從六歲到十八歲不等,愛唱歌的父母也將他們的下一代送來兒童合唱團練習。
自我要求高
從青青成立第二年開始就舉辦了第一場公演。指揮方玉山表示,青青的公演除了大合唱之外,有時製作小歌劇,有時是舞台音樂劇,但全部都是自編自導自演,完全不假他人之手。此外,所有的道具、服裝都是DIY(自己動手做),團員們回家自己縫戲服,做家庭手工。一位團員表示,他非常享受這段過程,一點都不覺得辛苦。
張智真認為,「不公演的合唱團,就好像不參加比賽的球隊一樣,絕對無法長期保持高昂的士氣。」為了維持演出水準,12月的公演,在9月開始就成立節目組,統籌所有公演的節目及單元,並在11月時開始審核進行把關。以前是由團員們自己選出五名公演委員會成員,專門負責審查整個演出過程,現在則是所有團員投票及評分,如果沒有達到預期水準,寧可不要或是馬上進行修改。
如此嚴密的審核制度,難怪青青合唱團的演出都在水準之上。資深團員林嘉孚當年就是看了青青的公演當場決定加入這個合唱團。目前在鈺創集團旗下EIC擔任副總裁的林嘉孚,團齡也有十幾年,他和太太古慧美也是青青的夫妻檔。1990年擔任團長期間,還特別在年中多加一場公演。
二十週年公演中的音樂劇「畸樹」,取名自莊子的「逍遙遊」。內容影射台灣山坡地濫墾濫伐,資源生態的破壞以及社會價值的扭曲。編劇陳明哲畢業於台大森林系,目前在矽谷灣區從事專業寫作。青青合唱團好幾次公演的舞台劇劇本都是他的創作,林嘉孚形容他是「天才型」的作家。他在青青二十週年特刊上感性地寫著:「在青青找到了知心的老婆,兩個貼心的女兒,一群合唱同好,一個從不會拒絕我腳本的舞台……」
青青創立二十週年,曾到過西雅圖、洛杉磯及加州中部的Fresno演出,但是卻是第一次回娘家。去年底由指揮方玉山領隊,和台大合唱團、高雄醫學院,在北、高兩市各舉辦一場公演。在久違三十三年後重回台大校園演唱的方玉山,看到現在台大合唱團的學生,就好像看見當年他年輕時的影子。
林嘉孚認為青青就像一個大家庭,是灣區科技人交流的天地,他覺得自己在青青學到很多東西。青青所帶給團員的已不僅是個合唱團,而是個有生命的團體,一代代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