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疫情發燒,台灣傳出了國內自行研發,準確度90%,一小時快速檢驗的核酸小分子快篩儀,振奮了人心,也為疫後的新國安產業打了一劑強心針。
而其實,這是由工研院技轉、民企量產,公部門協助快速臨床驗證,三方合作,快速打造的產業鏈。也為疫情催生新國安產業,寫下典範。
1月23日小年夜,當大家趕著返鄉過年時,工研院生醫所的同仁們,早已進入緊急備戰,LINE工作群組響個不停。成員之一、博士陳廷碩回憶,過年期間,團隊已把中國所有病毒與疫情的報告都找來看,並比對新病毒與SARS的基因序列有何不同。
所長林啟萬回憶,去年12月一場內部研討會,國外顧問提出,因氣候變遷,雨林破壞,地球冰封數千年的病毒與細菌,恐因此釋放,將造成新興傳染病,希望工研院早點做準備。沒想到相隔不到一個月,就爆發新冠疫情。
本文未完
歡迎登入閱讀
歡迎登入閱讀
雜誌訂戶登入可無限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