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王美珍、陳怡如 文/陳怡如 攝影/影巷26號 場地協力/大院子 內文圖片提供/蔣雅淇Vivian Chiang臉書 責任編輯/吳丹華
編按:知名新聞主播、STUDIO A共同創辦人蔣雅淇,7年前在半年內遭遇媽媽、爸爸和先生過世的鉅痛,如今她認為,挫折就像人生的調味料,就算走在黑暗裡,當眼光看向哪裡,決定你走到哪裡。過去專注拚搏工作,不太重視友誼情感,甚至被取的外號是「蔣冰冰」,如今卻是即時說愛、願意花時間陪伴的蔣暖暖,她要當一個被愛充滿的人,擁有捨己的愛,當一個很舒服的人。
淡出螢光幕許久的知名主播、STUDIO A共同創辦人蔣雅淇,最近和女兒一起登上《VOGUE》雜誌。留著俐落短髮的臉龐,神采飛揚,時尚打扮配上纖瘦身材,凍齡模樣彷彿歲月沒在她身上留下痕跡。很難想像,她剛跨過5字頭大關,還是3個孩子的媽。
「我的身體年齡只有32歲!」蔣雅淇自豪笑著說。對照真實人生,32歲前的她,像是影片快轉般,在極短時間內,就達到許多人欽羨的成就。她25歲就賺到人生第一個100萬,曾任TVBS、民視新聞主播、CNN台灣供稿員、電視台台長,拿下廣播金鐘獎主持人,一出書又成為暢銷作家。33歲和企業家關恆君結婚後,又從資歷輝煌的媒體人,搖身一變成為商界執行長,和先生攜手創辦STUDIO A,代理蘋果產品在台灣的銷售。
細數她的經歷,世人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也不過如此吧!
但就在7年前,她竟在半年內,接連遭遇媽媽、爸爸和先生過世的鉅痛,有整整3個月的時間,她失神至想不起保險箱的密碼。但蔣雅淇拒絕困在黑暗裡,靠著信仰熬過人生低谷,依舊把日子過的精采漂亮,甚至淬鍊出一套蔣氏專屬的「挫折希望學」,無私分享在新書《看見百分之一的希望》裡。
親子衝突 善用幽默化解怒火
蔣雅淇常常可以把別人眼中一秒發火的事,用詼諧角度轉化看待。曾經,女兒在青春期時,特別喜歡在外人面前和她頂嘴,有次讓她氣得就想脫口而出:「妳給我滾出去!」但她按耐怒火,反而說了:「妳給我脫光光滾出去!」
出乎意料的話語,現場所有人全都愣了一下,蔣雅淇笑看眾人反應,這正是她的目的:「當你火大說出要她滾出去時,你就真的把她推出去了。但當你說脫光光,任何人聽到這句話都傻眼,火爆氣氛馬上就完全不一樣了,反而笑了出來。」
最近,正在念國中的小兒子成績不太理想,這時蔣雅淇又笑咪咪地跟兒子說:「告訴你一個好消息,從今天開始我跟你拚了,每天都要做你的家教,坐在旁邊看著你。」她一邊說,一邊用兩隻手指比出「I'm watching you」的手勢。
這樣的逗趣相處,就是蔣雅淇和兒女的日常,「我就是很扯呀!在家裡專門上演『淇淇劇場』,小孩也都習慣媽媽這種戲路了。」蔣雅淇大笑著說。
直球對決只會兩敗俱傷 不如詼諧轉念
蔣雅淇的樂觀性格,受母親影響很深。剛畢業時她長達半年找不到工作,有次好不容易獲得廣播公司的應徵機會,第一關試音時,本來對自己的聲音信心滿滿,沒想到才講兩句話,對方立刻說她可以走人回家了。蔣雅淇非常沮喪,她的母親見狀便安慰說:「哎呦,說不定人家這次要找台灣國語的主播,你發音這麼標準當然考不上呀!」
有次蔣雅淇失戀分手,想拿回過去請男友幫忙操作的理財資金,沒想到對方卻說就當作交往期間的約會費用,不肯還錢。正當蔣雅淇瞪大眼睛直呼不可思議時,母親又安慰她說:「只賠了一點錢就認清一個人,還好不是賠了一輩子的幸福。」
「媽媽總是給我一種,『把挫折當祝福或吃補』的概念。」蔣雅淇說。
「你可以跟讓人生氣的事,或是跟最親近的家人,死裡來、火裡去,用非常不愉快的方式解決,也可以轉個念,用詼諧角度面對。不要直球對決,這只會兩敗俱傷。」
每天清理心情廚餘 眼光放在我所擁有的
其實人生勝利組並非沒有挫折,只是蔣雅淇懂得清理自己的「心情廚餘」,「就像廚房裡的垃圾每天要丟,心情廚餘每天也一定要清。」她的方式是,在洗澡時禱告,因為那時什麼干擾都沒有,沒有小孩、手機、電視,只管盡情發洩。
面對至親接連離開的那段期間,她也是靠著清空內心,找到情緒出口,「想哭的時候哭,想安靜的時候安靜,想宣洩的時候不要壓抑。」每晚,她輪流帶著孩子進到家裡的偌大衣櫃裡,「我問他們今天要不要來哭一下,否則壓在那裡會成為地雷。清乾淨了,以後想到還是會有感覺,但不會悲傷沮喪。」
如果是平日生活中來得快、去得也快的情緒,蔣雅淇則很能為自己找樂子排解。從年輕時就愛跳舞的她,最近的新歡竟然是短視頻App「抖音」,「一支影片才15秒很好笑,自己跳呀玩呀,調劑心情。」她邊說邊打開抖音,裡頭的她有靈活肢體還大玩各式濾鏡,率性模樣和過去專業形象截然不同。
先生過世後,教會許多朋友輪流來家裡陪她,蔣雅淇努力親手料理美食回報,沒想到最後竟成了「恩典餐桌」,每週固定2次,6年來舉辦了600場聚會。大家分享自己遭遇的困境和人生課題,無形中也得到療癒力量,「你會發現每個人遇到的問題其實都差不多,當你看不到方向的時候,就像一個毛線球一樣,結在那裡。但當你跟到對的人聊起,講著講著都講出了答案,心情得到翻轉,就覺得好多了。」
靠著不同方式抒發情緒,就算走在黑暗裡,蔣雅淇依舊能發現幽微光線,「我把挫折當吃補,失敗當祝福,眼光看向哪裡,決定你走到哪裡,我都看我有的,而不看沒有的。」
廚房就是親子樂園 媽媽也有打烊時間
現在她有的,就是珍惜當下。她說,只要用心,平凡的家常生活也能過得精采有趣。例如,同樣是做一道菜與點心,只要增添擺盤裝飾,看來就會不一樣。
她打開手機相簿示範之前的得意作品:5分鐘就能完成的火腿起司夾可頌,插上小旗幟後吸睛度立刻翻倍;平凡的法國吐司,撒上糖霜跟磨碎的堅果,看起來就像外頭餐廳賣的甜點一樣;耶誕節時,她還特別為練武術的小兒子設計武術造型餅乾。這個手機裡的檔案夾,存著滿滿精心創作的成果。
就連兒女也受她影響,小小年紀就會下廚,「廚房就是我的親子樂園,我們在家裡每天都香味四溢。」當媽媽示範一種生活樂趣時,無形中小孩跟著潛移默化,培養自己的興趣。
蔣雅淇也很重視生活的「儀式感」。像是過年時,當身邊許多朋友早已出國度假時,除夕她卻一定在家,還會帶著兒女一起做蛋餃、包春捲,孩子們甚至會手繪抽獎券,讓家人享受按摩、獻奏小提琴等新年禮物,「等他們未來出國讀書或出去工作時,我希望他們逢年過節都會想到家。」
即使每天為兒女忙得團團轉,但蔣雅淇依舊懂得為自己保留時間,「每天晚上11點半,我都會宣布『今天媽媽打烊了,不要再叫我了!』」她笑著說。就寢前的短暫留白,就是她的獨處時光,洗澡、按摩、敷臉、追劇,讓自己有喘息空間,「不然媽媽很容易到了一個時間之後,脾氣或各方面都不好了。」
不是不能贏 只是不要贏了理卻輸了愛
最近,有朋友分享她新書裡「吵架千萬不要贏」的文章,結果下面的留言開始蓋高樓,很多人納悶,明明就是我有理為什麼不能贏?明明我能贏為什麼還要輸?面對各式意見,蔣雅淇想了2天發文回答,「怎麼樣是讓人感覺舒服的人?『舒』這個字左邊是捨己的『捨」,右邊是給予的『予』,這就是一個能夠讓人舒服的人。」
吵架時,人們總是想到自己,無法站在對方立場,體貼他、關懷他,最後就是兩敗俱傷,「你有一萬個理由可以吵贏,但只有一個理由不要贏,因為你有捨己的愛,你就會成為一個很舒服的人。我不是不能贏,只是我不要贏,有時贏了理,卻輸了愛。」
她曾遇過吵架時攻勢凌厲的朋友,不僅砲火猛烈,還不斷翻舊帳,就算吵贏了,也只讓周圍的人覺得好可怕,以後再也不敢跟他做朋友。也遇過結婚不滿10年的夫妻好友,太太個性好強,吵架時特別擅長讓別人抓狂,結果永遠是太太贏,最後換來一張離婚證書。
在學校見過各式各樣的家長,蔣雅淇發現最吃香的媽媽,就是最溫柔的媽媽。但溫柔不代表她不會生氣、沒有感覺,「而是因著我被愛充滿,所以我不要用世界的方式對待你,而是回過頭來體貼你、原諒你、加倍關心你。」
「如果你期待有一個人這樣對你,為什麼你不先用這樣的方式對別人呢?好的關係是能夠激發出對方最好的一面,壞的關係則是彼此勾出最陰暗的一面,你究竟是哪一種鉤子?」
蔣雅淇特別喜歡聖經裡說的:「快快地聽,慢慢地說,慢慢地動怒。」有時別人說話並不是針對你,或者他不是這樣的意思,但有些人很傻,選擇慢慢地聽,非要想辦法對號入座,「有時話語的箭射過來,我們咻一聲躲開;有些人卻是明明沒射到,還要撿起來往自己的肉裡戳。」
快快地聽完之後,再慢慢地說,切記難聽的話像潑出的水無法收回,除了弄壞彼此關係之外,百害無一益,最後就是慢慢地動怒,「這不就是所有人際溝通或遇到問題時的最佳解藥嗎?」
蔣雅淇承認,以前自己非常沒有耐性,因為新聞工作分秒必爭、講求效率,常常都是快快地說,快快地動怒。但現在的她,選擇看到對方的好處,體貼別人的立場,在所有關係裡,做一個溫柔強大的人。
面對生離死別的體悟 說愛、陪伴都要即時
挺過至親離世,蔣雅淇認為,不管是不是中年,突如其來的生死離別已經成為生活的常態,所有人都要學會自處。因為媽媽猝逝,來不及道別的痛苦太過深刻,因此她選擇在爸爸病逝前,召集家裡所有兄姊,一起進行愛的四道,也就是道愛、道謝、道歉、道別。
她在TED Talk分享後,收到無數來信,許多人真的實踐,拉近了家庭關係。但對年過50的世代來說,對家人說愛,並不是件容易的事。蔣雅淇很幸運,她從婆婆身上,看到了上一代人的完美示範,婆婆時常大方稱讚媳婦孝順、有愛心、把孩子教得好,「當你不習慣道愛、道謝、道歉,你就會一直朝著像石頭一樣堅硬的心走;當你習慣試著說,你就會朝著溫柔的路走。」
除了愛的四道,她還學會愛要即時,當朋友有需要或正處於苦難時,她不圖個方便只傳簡訊關心,而是更積極地陪在身邊。以前的蔣雅淇有個外號叫「蔣冰冰」,專注拚搏工作,同事婚喪喜慶只包紅白包示意,從不參加社交應酬,但現在的她,曾經在半夜準備睡覺時,接到訊息緊急後不顧打扮直奔醫院,替出國的姊妹,探望意外受傷的親人;甚至願意等待一下午,只為了幫姊妹淘的罹癌好友,禱告5分鐘。
現在只要身邊朋友發生事情,第一個想到的人都是她,「有時我還客服到半夜2點!」她邊說邊秀出主播舒夢蘭在前晚半夜2點傳來的訊息,希望她為生病吊點滴的狗狗禱告,「現在的我變成蔣暖暖。」蔣雅淇漾起大大笑容說。
人生很難照著規劃走 不如順應上天安排
曾經,蔣雅淇最害怕的2個生命課題,一是父母離世,二是過完精彩的上半生後,下半輩子要如何度過?第一個課題她已釋懷,第二個課題她也已有了答案。
以前的她,最愛做的就是規劃人生,想像自己幾歲升官、賺多少錢、何時結婚生子,床頭放著滿滿的規畫表,但在人生摯愛紛紛離世後,她突然明白了,「沒有人會規畫自己的父親、母親和先生半年之內接連離開,既然你能規畫的都是這樣的丁點小事,所以何必再規劃呢?」
即使現在她仍舊每天活力滿滿,努力充實自己,但她已學會順應老天幫她安排的所有事情,「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見過,耳朵未曾聽過,人心也未曾想到的。我現在的人生,就是做神賴皮的女兒。」蔣雅淇笑著說。現在的她,不再懼怕,以穩健步伐走在人生道路上,不管前方有多黑暗,她總能看見那道希望之光。
■50歲後還不錯!用新的方法,創造自己的理想老後■
想知道更多熟齡新思維、新活動?
➡加入50+LINE https://pse.is/K3FBX
➡加入50+FB https://pse.is/MUCBY 每日資訊不漏接!
(原文刊載於《50+》;本文獲授權轉載;內容僅反映作者觀點,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