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教學的滿足莫過於此

黃達夫
user

黃達夫

2002-01-01

瀏覽數 13,700+

教學的滿足莫過於此
 

本文出自 2002 / 1月號雜誌 第187期遠見雜誌

我們醫院經常有醫學生來實習,在他們七年醫學生生涯中,我和他們接觸的時間就只有短短數週。所以,從一開始我就打定主意不把醫學知識和技術做為教學的重心,只希望能啟發他們求知和行醫的熱誠。

不久前,在教學時,陽明醫學院學生藍同學提出來討論的病人是一位黃先生,他是六十二歲已退休的計程車司機,因為長期抽煙、嚼檳榔,五年前在口腔右側發現了口腔癌,在他院經過手術治療後,定期做追蹤檢查。但是,最近卻發現腫瘤在口腔左側再發,而且已蔓延到全身多處骨骼,之前幾天因為血鈣太高,陷入半昏迷狀態,而被家人送來醫院,經過藥物治療後,已清醒過來。

瞭解他的病史後,我最想知道的是,黃先生對自己的病情與癒後是否瞭解?現在他最希望我們為他做什麼?所以,我就帶著學生和住院醫師一起去看黃先生,先自我介紹後,我問他介不介意我問他一些問題,他卻堅持要坐起來,從他起床時痛苦的表情我們可以看出,要改變姿勢,對他而言,是一個相當困難的動作,讓我感到歉疚。他告訴我們,他開計程車有二十多年,因為要養他自己一家及他的父母與弟妹,所以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除了中午吃飯時間外,從不懈怠。因為抽煙是他的嗜好,而嚼檳榔可以提神,因此就變成了習慣。五年前開過刀後,他就停止工作了。我就問他為什麼不再工作了呢?他說,開刀後,他怕自己的健康狀況不是頂好,開車不安全,會對不起乘客。而且,那時候,他的雙親已過世,弟妹、子女也漸能自力更生,而他的積蓄也足以讓他夫妻倆過日子,所以,就決定不工作了。他說,忙了二十幾年,一直沒時間陪太太、子女,等他想多陪他們時,日子已經很有限了!他接著說,他知道自己的病已無法好轉,但是,他希望我們盡量幫忙他,讓他多活一點時間陪他太太,說著、說著,夫妻倆都流下淚來。很顯然的,在場每一個人都深深地被他們所感動。離開病房後,我只問了學生們一句話,「如果半夜三點被叫起來幫忙黃先生,你願意嗎?」

在例行的實習心得報告中,有位王同學寫道,我的那句話是「他接觸臨床工作一年多以來最受震撼的一句話……回想過去一年在對待病人的態度上,稱得上是彬彬有禮,然而仔細地省思,似乎不過是表面的敷衍,發自內心的真誠實在很少……那天,終於瞭解和病人的互動是多麼重要,能感受病人的處境,才有動力和病人一起努力,也因為如此,讀那麼多書,學那麼多技術,才能發揮真正的意義。」

啊!教學的滿足莫過於此。(本文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專欄言論不代表本刊立場)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