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微軟迎頭趕上Palm

洪淑珍
user

洪淑珍

2002-01-01

瀏覽數 13,250+

微軟迎頭趕上Palm
 

本文出自 2002 / 1月號雜誌 第187期遠見雜誌

2001年12月初,微軟、惠普科技、康柏電腦、宏電、華碩等國內外九家大廠齊聚台北,慶祝微軟推出最新的PDA作業系統Pocket PC 2002,這套作業系統(operating system)搭配高速中央處理器(CPU),多媒體影音功能強大,雖然在台灣發表,但是它意謂著微軟正集中火力,全面朝向在全球市場打敗Palm的目標前進。

為了擴大聲勢、增加市場占有率,微軟與Palm需要更多硬體伙伴加入雙方陣營,台灣廠商縱橫國際個人電腦(PC)市場多年,對於科技產品需求特別敏感,這次華碩、宏達國際電子、仁寶、康柏、倚天、惠普以及英業達同時發表裝有Pocket PC 2002的新款PDA,相當程度反映了微軟WIN CE陣營後勢看好、勝算較佳。

「WIN CE陣營全球占有率將近三成,從康柏、惠普,到現在有這麼多家加入,我們預計2004年、2005年應有機會超越Palm,」宏達國際電子總經理卓火土表示。宏達是康柏暢銷機種iPAQ全球唯一製造商,2000年一機難求,成功地為WIN CE打響第一炮。

卓火土的說法比較保守,依照美國研究機構愛迪西(International Data Corp.)預測,WIN CE占有率可能最快2003年就可以超過Palm,屆時WIN CE市占率將高達42.3%,而Palm則由2001年的六成左右掉到38.7%。再參考微軟發布的資料,上一個作業系統版本Pocket PC 2000推出一年多以來,銷售量超過兩百萬套,授權合作廠商從原來三家大幅成長到目前包括日本NEC(恩益禧)、Casio(卡西歐)等二十二家製造大廠(見表一),顯示WIN CE潛力雄厚。

微軟陣營不斷成長,對台灣合作伙伴而言是好消息,原本華碩、宏電、仁寶等等不是做PC就是製造手機,隨著市場飽和,需求下降,PDA順勢成為這些公司多角化經營的產品。他們有些採取自有品牌與代工製造(OEM/ODM)雙管齊下的策略,藉以擴大將來產品銷路,以宏電、仁寶、宏達、華碩、英業達為主;有些則走代工製造路線,包括大眾、神達、廣達、緯創,專為國外大廠生產,靠大量訂單增加代工利潤(分析師估計約有15%,PC大概是10%以下)。

相比之下,台灣目前製造Palm PDA的只有緯創(2001年由宏電分家出來,只做專業代工),掛上宏電品牌,而且還限於中文版,其他Palm的硬體伙伴大多是外國公司,如三星、IBM、Sony、Handspring等。資策會市場情報中心產業分析師陳立昕指出,Palm陣營的設計技術由母公司掌控,不輕易開放給其他公司,設計好後再委託全球EMS(Electronics Manufacturing Service,電子專業代工)大廠Solectron(美商旭電公司)、Flextronics生產,故台灣在這部分的機會目前看來並不大。

微軟資源多、整合能力強

台灣廠商選擇加入WIN CE,其實是相對有利的,微軟到2001年6月為止年度營業額高達257億美元,而Palm營業額是15.6億美元,雄厚的資源和實力就是微軟提供給硬體伙伴最大利器。所羅門美邦證券研究部副總裁林群傑指出,「微軟在業界最大、最有優勢、資源也比較多,整合能力比Palm強,有微軟在後面支持,對台灣廠商非常有利。」

微軟身為軟體業巨人,實力不容忽視,就拿它進入電玩主機的代表作Xbox來講,截至2001年12月8日為止的一季當中已經賣出93.4萬台。根據美國研究機構NPD Intelect市調顯示,這個數字落後Sony PS2的140萬台,卻遙遙領先任天堂GameCube 61.5萬台的銷量,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證券預估Xbox銷售量在2001年年底將達150萬台,符合微軟估計值的高點。

微軟亞洲區行動通訊部產品行銷總經理大衛萊特(D. Wright)在2001年12月來台記者會上表示,「如果微軟想跨入一個領域,你可以很確定我們會做得很好。」口氣雖大,卻也是事實。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微軟來勢洶洶,讓Palm壓力倍增,不但市場占有率節節下降,最近幾季碰上美國經濟衰退,需求減少,已經造成虧損,外電報導Palm裁掉了七百五十個工作,執行長Carl Yankowski下台,改由董事長Eric Benhamou親自上陣。另外,Palm還被迫削價競爭,導致獲利率縮水,財務長Judy Bruner2001年12月告訴記者和分析師,Palm的平均售價由2000年第二季212美元,跌到2001年同期剩下了164美元。

當然,Palm作業系統不是沒有優勢,1996年第一台代號Pilot的PDA問世以來,Palm一直是市場領導品牌,可供下載或執行的軟體超過一萬個,備受消費者喜愛。當初設計的理念來自單純想把行事曆(Date Book)、通訊錄(Address)、待辦事項(To Do List)、記事本(Memo Pad)等四套個人資訊管理(personal information management)的基本功能放在小小的手持裝置(handheld device)上,並和桌上型電腦同步,讓使用者不在電腦旁邊時,也能隨時拿出PDA查詢。

隨著網際網路盛行,Palm強調簡單易用之訴求已不合潮流,多媒體功能欠缺最受消費者詬病。微軟陣營改版的速度很快,現在採用WIN CE作業系統的PDA已可以播放MP3、數位錄音、傳送電子郵件,新版Pocket PC 2002甚至可看瑪丹娜的MTV、用PowerPoint做簡報、線上聊天(見表二)。

Palm預計很快將會推出新版5.0的PDA,提供無線傳輸和上網功能來吸引消費者。在這之前,Palm雖然也改版過幾次,但是每次推出新款PDA時,大部分只看到外觀稍有改變、記憶體容量增加、支援記憶體擴充功能等等的改進,操作上,Palm還是維持四顆PIM功能鈕與上下捲鈕的按鍵設計,觸控顯示幕維持160×160dpi解析度,讓人覺得畫面不夠活潑漂亮。現在最近的Palm 4.0版終於能支援到65000dpi解析度以上的高彩顏色,聲音部分仍看不到任何相關的支援或加強,只能發出單調方波聲。種種限制使得軟體支援廠商開發多媒體或遊戲軟體時,在音效上只有採取消極態度,形成畫面頗佳,但音效不夠,降低了遊戲樂趣,注重遊戲或娛樂效果的玩家愈來愈遠離Palm也就不足為奇了。

微軟授權積極

微軟掌握軟體市場,硬體並不是它的重點項目,所以對硬體伙伴敞開大門,只要實力夠,得到授權不難;但Palm不同,它的作法是不輕易授權作業系統給硬體廠商,Palm自己也賣PDA(2001年6至8月當季硬體銷售即占了總營收92%),如果它授權愈多,代表將來在市場上競爭對手就愈多,營業額和獲利當然會受到影響。不過,授權保守也有缺點,硬體廠商加入不踴躍,代表陣營實力很難再繼續擴大。

另外,微軟鎖定企業用戶(corporate segment),Palm則把銷售主力放在消費者市場(retail market),陳立昕指出WIN CE系統的PDA較貴,每台折合新台幣1萬多元,惠普最新的Jornada 565/568甚至超過2萬元,最近一年多來受到景氣不振影響,WIN CE買氣下滑;Palm同樣受到衝擊,不過程度較小,因為它有1萬多元的高價產品,也有4000、5000元的低價機種。

兩大陣營客戶定位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雙方都不會否認:台灣並非他們主要的市場。資策會預估,2001年台灣需求頂多十萬台(2000年七萬多台),2002年再成長30%到十三萬台,與全球一千多萬台的市場比較起來實在很小,所以微軟和Palm不見得會放很多資源在台灣市場。

不管是WIN CE陣營或Palm陣營,PDA已經成為許多人不可或缺的日常配備,可是分析師指出,將來PDA可能會被智慧型手機取代。三星最近發表一款支援Palm作業系統的智慧型行動電話,外型就像PDA,可以無線上網,手機功能方面,配備免持聽筒、語音信箱、語音撥號等都有,如果這類產品形成風潮,PDA前景可能要打上問號。「PDA最大挑戰在於將來和手機如何分別定位?會不會被整合成同一個東西?」林群傑指出。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