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理解食物的歷史,建立自己的料理哲學

餐桌外的哲學

江振誠
user

江振誠

2020-05-31

瀏覽數 41,0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理解食物的歷史,建立自己的料理哲學
 

本文出自 2020 / 6月號雜誌 數據.紅利.階級戰

我去年進行一個紀錄片的專案,走訪了全球許多地方,從酷寒的西伯利亞到炎熱的非洲大陸。這並不是一趟旅遊或美食之旅,我更沒有動手做任何一道菜,在紀錄片中,我想傳達的是「料理的哲學(Food philosophy)」,我希望透過走過世界,告訴每一位這個時代的料理人,「料理是怎麼形成的?」

料理的形成有四個來源:第一是「遺產(heritage)」,透過剖析這個地方的人是誰、他們從哪裡來,如何累積而成屬於這個地方的料理;第二是「傳統(tradition)」,和遺產不同,遺產是當地人民因應環境、氣候所累積下來的料理風貌,傳統則是繼承自祖先與前人的經驗,他們嚐了各種東西,把好的精華留下來給子孫,變成家族或民族傳承的味道。

第三是「自然(natural)」,當一地自然的力量太強大,環境就會取代人、歷史與傳統,決定這裡的料理只能擁有的樣貌,例如西伯利亞,極端天候、少量物產,讓這裡的料理幾乎都是肉類和魚鮮、沒有蔬菜,吃法更多數採冷凍生食。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Zinio版電子雜誌 訂閱優惠 特價 1,500 元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