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擇走簡單的路,瀚寓酒店是第三家投入防疫旅館的業者,董事長馬維欣卻是第一個站出來主動說明的人。而且她從第一天開始即住在酒店裡,親自為第一位學生住客送上早餐,住了將近一個月的時間,接待了約150位旅客,她用行動,讓團隊成員感受到「我的命沒有比較值錢」,在疫情中,給歸國學子一個安全又溫暖的家。
新冠肺炎疫情衝擊觀光旅遊業,全台飯店都在擔心自家被沾染上疫情標籤,影響品牌形象,然去年底才試營運的瀚寓酒店卻一反常態,高調宣布加入防疫旅館行列。馬維欣是元大集團創辦人馬志玲之女,又嫁給華新麗華集團老么瀚宇彩晶董事長焦佑麒,自己擔任和鑫光電董事長,之所以投入飯店經營,是希望為和鑫找出新的成長引擎。
信仰的力量 元大公主變防疫先鋒
沒想到在瀚寓試營運期間,發生新冠肺炎,她決定讓自己的商務飯店率先投入防疫之列,老公事前屢屢問她:「要不要再想一想」,大哥馬維建直接跟她說,給你2億元,等疫情過後再開張,但馬維欣卻沒有花太多時間考慮就決定加入防疫旅館,是什麼原因,讓她做出這樣的決定,她堅定的說:「信仰」。
她在接受經濟日報專訪時說,她是基督徒,在聖經原則中,領導就是「僕人式管理」,換言之,你要走在前面,要以身作則,必須「服務」員工,他們才會願意跟隨你,並且把事情做好。
宗教的力量讓她看見承擔的必要與勇氣,因此當台北市政府的官員打電話來溝通時,希望她們協助做防疫旅館,她幾乎沒有想太多,就開始盤點飯店的資源,她做任何事情時都一直記著公公華新麗華集團創辦人焦廷標「先算輸,再算贏」的經營哲學,因此在最快的時間內盤點了所有飯店資源,確定自家飯店沒地毯、走道跟房間都是獨立空調等設施都符合防疫旅館條件後,便向員工宣布這項決定。
獨立空調沒地毯 讓她不怕衝防疫旅館
馬維欣四年前砸下52億元,買下佩芳大樓,又耗資10.5億元打造出瀚寓酒店。斥資近70億元的瀚寓,是馬維欣住了2、300間飯店後,設計出來的想法,她當初買下這棟大樓,原就是信義計畫區中的精華之地,後來要投入飯店業,曾詢問很多專業人士,最後決定切入短天期的商務酒店市場。
為了讓商務客可以有家的感覺,因此設計要有烹調的廚房,但不能一家炒菜萬家香,也因此有了獨立的空調,隔間從天花板開始做起,並且為了衛生,完全沒有用地毯,但也因為這些條件,讓她有信心能把防疫旅館的安全做到最好。
在她下決定時,也給員工時間考慮,是不是要一起打這場仗,大多數的員工都留下來一起面對挑戰。她說:「我的命沒有比較值錢」,因此她親上第一線和同仁站在一起,住在飯店裡,只有中間回家了兩天時間,甚至親自幫客人送餐。她堅持,自己就像飯店的「店長」,不能站在後面做決定,卻讓同仁上戰場,甚至自己一個多月來都以飯店為家,隨時提供客人服務。
她說,做這一切,「為的不是賺錢」,希望能在最艱難的時刻幫助需要的人,她看到很多留學在外的小朋友要回國,卻苦無地方可以居家隔離,她不忍心看到這些小朋友和爸媽擔心害怕,因此投入防疫旅館,很多飯店業者私下議論說,這種作法太冒險。她說:「人生就是一連串的選擇題」,過去自己的每一步都讓同業匪夷所思,但事後都證明做了正確決定,她相信時間到了,就會結出正確的果實。
一個飯店業的初生之犢,馬維欣並不是有勇無謀,她像是帶兵打仗的將軍,準備好了所有配備,從微負壓初步檢查環境、專屬電梯、同仁穿的隔離衣、走廊的紫外線消毒機,還有旅客的三餐菜單,以及退房後的消毒手續。
她短時間擬定一套嚴謹的規則,細節都是她一手規劃,一個月下來她最大的心得就是,愈了解就愈安全,愈安全就愈不用害怕,而她也說,在這波留學生「畢業」後,已陸續有商務客要回台,到時還得重新擬定計畫來滿足旅客需求。
在客人最需要時 做沒人敢做的事
她強調,做這個決定並不是為了賺錢,會加入防疫旅館,是因為放眼信義計畫區,沒有飯店願意服務從海外回來的旅客,讓她反思「以客為尊」的定義,「如果在旅客最需要的時候,飯店卻把客人拒於門外,是違背心中以客為尊的精神」,因此決定做這件沒有人要做的事,讓客人知道瀚寓一直在陪伴他們。
在馬維欣心中或許有一個更長遠的勾勒藍圖,她說,瀚寓要切入商務客市場一開始一定有難度,但這些留學小朋友他們的父母親大多就是商務人士,小朋友自己長大後也會進入企業界。
或許換一個角度來想,現在對人家的一份好,時間到了,也就會結出好的果實。
本文轉載自2020.4.16「經濟日報」,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