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臭氧層破洞創38年來最小,卻從南極位移至北極?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20-04-05

瀏覽數 77,300+

圖/今年3月底,臭氧層破洞被發現在北極上方出現。取自NASA Ozone Watch
圖/今年3月底,臭氧層破洞被發現在北極上方出現。取自NASA Ozone Watch

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一直以來都是地球生態的隱憂。不過,近來的研究卻傳來了好消息,指出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隨著《蒙特婁議定書》等條約的控制,已經得到有效的減緩。不過,今年3月底,這個破洞卻反而在北極上方出現。

根據英國媒體衛報的報導,去年9月的衛星圖像顯示出,臭氧層破洞的年度最大值已縮減到只剩下1640萬平方公里,是自1982年以來最小的一次。研究者安塔拉.班納治(Antara Banerjee)表示,這證明了自1987年《蒙特婁議定書》以來,人類所做的種種合作和努力都是有效的。

臭氧層的修復導致南半球噴射氣流逐漸往北移動,回到它原來的位置。這個事實所帶來的影響因地區而異。以南美洲而言,巴塔哥尼亞沙漠的降水可能會增加,紫外線也會減少;不過烏拉圭、巴拉圭、巴西南部和阿根廷北部的降水就有可能減少;而澳洲所面臨的乾旱問題則可能稍微減緩。

不過,除了臭氧層的修復以外,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溫室氣體,也會影響南半球噴射氣流,將它推往相反的方向。因此,假如臭氧層完全修復以後,溫室氣體所造成的氣候影響可能會加劇,巴塔哥尼亞與澳洲等地的乾旱可能會更加嚴重。

另一方面,在南極傳來好消息的同時,北極卻在今年3月底出現了罕見的臭氧層破洞。臭氧層破洞是由於寒冷的空氣聚集,將化學物質帶到雲層上空所導致,一般來說,較南極溫暖的北極通常不容易出現臭氧層的損耗,因此讓科學家們非常驚訝。不過,德國的阿爾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大氣科學家馬可斯.歷思(Markus Rex)也表示,由於現在是春天,高緯度地區的永夜才剛剛結束,因此這個臭氧層破洞並不會對人類產生太大的影響,除非這個破洞漂流到人口比較稠密的低緯度地區,到時人們恐怕就需要開始準備防曬了。

本文轉載自2020.4.4「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