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辯證法迸出新創意!使用時千萬要注意:我們否定的是意見,不是「人」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4-03

瀏覽數 23,650+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僅為情境配圖。取自unsplash

編按:
「辯證法」是一種透過整合特定意見及相反意見,激發出更好創意的思維。辯證法就是順著「正題→反題→合題」的順序思考,提出各種不同的點子,以激發出新的創意。除了用在個人使用的用途外,在與他人對話時,也是個有助於深入探討想法的思考方式!(本文摘自《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一書,以下為摘文。)

辯證法

接受對立,思考第三個選項的思維

辯證法。采實文化提供

辯證法。采實文化提供

基本概要

「辯證法」是一種透過整合特定意見及相反意見,激發出更好創意的思維。一開始就存在且被視為正確的意見(命題),稱為「正題」(These);與正題相對的意見(命題),稱為「反題」(Antithese); 而將正題與反題統整後產生的意見(命題),則稱為「合題」(Synthese)。

辯證法就是順著「正題→反題→合題」的順序思考,提出各種不同的點子,以激發出新的創意。這個順序一般稱為「正→反→合」,透過此步驟整合出想法的過程,稱為「揚棄」(Aufheben)。

除了用在個人使用的用途外,在與他人對話時,也是個有助於深入探討想法的思考方式。

思考方法

1. 設定正題

設定正題,也就是公認正確的意見。除了自己的意見之外,有時也可以將他人的意見設為正題。正題階段的特徵,就是意見仍屬於「自我(提出意見者)中心」。

2. 思考反題

思考與正題對立的意見或主張。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心態,就是必須認知正題並非唯一答案,廣納不同意見。此步驟可說是透過自己與他人的不同,來了解自己。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3. 思考合題

整合正題與反題,思考更高層次的概念。否定雙方部分意見,同時運用雙方部分意見,將思考拓展到更高的層次。這並不是「非A 即B」的二擇一,而是思考出「包含A 與B,同時優於兩者的C」。

補充:否定意見並非否定人格

在辯證法中,由於必須思考出對立的意見,因此勢必會出現否定別人意見的場面。在與他人的對話中使用辯證法時,最應注意的就是「否定的對象」。我們應該否定的是「意見」,而非陳述意見者的「人格」;而否定的目的是「找出雙贏的想法」,而非「贏過對方」。倘若混淆了這兩者,就會無法健全地進行對話與思考,請格外留意。

促進思考的提示

思考會持續深化

想出一個合題後,可能又會在這個層次遇到對立的意見或想法,也就是合題會變成一個新的正題。而更進一步探討新正題與新反題之間的對立或矛盾能深化思考,逐漸形成創意。

采實文化提供

采實文化提供


《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五大類思考力 ╳ 60款工具,提升思辨、創意、商業、企畫、分析力,讓解決問題效率事半功倍》一書,AND股份有限公司著, 采實文化出版。

《把問題化繁為簡的思考架構圖鑑:五大類思考力 ╳ 60款工具,提升思辨、創意、商業、企畫、分析力,讓解決問題效率事半功倍》一書,AND股份有限公司著, 采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