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教授化身創業家 17家新創公司誕生

科技部「價創計畫」三年有成

邱莉燕
user

邱莉燕

2020-03-31

瀏覽數 66,050+

限定文章為訂戶專屬,『 訂閱遠見 』將開通無限瀏覽!

台大教授毛紹綱(左一)帶領學生從學校實驗室出發。
台大教授毛紹綱(左一)帶領學生從學校實驗室出發。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20 / 4月號雜誌 別讓孤寂封城

近三年來,台灣的「教授創業家」愈來愈多,隱然成為台灣新創界的新勢力。

走出學術象牙塔,台大電子工程學研究所教授李致毅成立邁達微電子;中興大學機械系教授陳政雄,傾注畢生心血研究超音波材料技術,成立漢鼎智慧科技;交大教授陳文亮與學生成立的農譯科技,主打無毒農業病蟲害監管系統,於美國消費性電子大展CES會上,成功吸引了羅馬尼亞總統的注意。

奇特的是,這群教授可以一手寫黑板教書,另一手開公司創造營收,兼顧教職與企業職位。

這股微趨勢的背後功臣,是科技部長陳良基在2016年起推動的「價創計畫」。三年來,總共促成17家從學術界衍生的新創公司,學界技轉收入6.4億元,因此被推動成立的新創公司估值,提升到37.6億元。

能教學也能賺錢,技轉收入達6.4億元。

能教學也能賺錢,技轉收入達6.4億元。

同步的配套措施是法規鬆綁,包括《科技基本法》《科研採購法》的修法,放寬學者擔任公司創辦人或董監事的限制,以及在學校裡面研發的IP可以移轉到新公司等。

遠見會員 限定文章

時刻掌握趨勢 時刻都有遠見​

  • 免費瀏覽 每天 1 篇限定文章
  • 文章收藏 喜愛好文隨時回看
  • 會員專屬 主題型知識轉譯包
  • 會員獨享 生日禮百元購物金

成為訂戶,
即可瀏覽全部「限定文章」

Zinio版電子雜誌 訂閱優惠 特價 1,500 元

延伸閱讀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