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農村領航獎 30位農村英雄引領地方發展

翻轉社區 帶領農村逐夢踏實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20-03-01

瀏覽數 45,000+

108年農村領航獎獲獎農村英雄於總統府與陳菊秘書長合照
108年農村領航獎獲獎農村英雄於總統府與陳菊秘書長合照

農業是每個人每天都會接觸到的產業,只要吃飯就離不開農業!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去年舉辦「108年農村領航獎」,30位農村英雄致力於農村再生發展與社區營造,是真正的臺灣「農村領航員」。總統蔡英文也在109年1月20日接見得獎者,肯定得獎者是推動農村發展的楷模,是農村英雄。

「農村領航獎」在108年7月正式啟動,它的評審項目依參賽者的領航性、生產性、生活性及生態性四大面向評比,希望發掘出全國對農村發展有卓越貢獻的農村英雄表揚,彰顯農村再生社區成果,做為農村發展學習的楷模。

在活動啟動記者會中,由水土保持局長李鎮洋為象徵農村英雄的造型氣球打氣,鼓勵領航農村的英雄們站出來,之後獲得熱烈迴響,全臺各地共有426位參賽,希望將自己推動農村再生的經驗傳播出去,讓全臺能夠借鏡,一同再造臺灣的地方風華。每位報名參賽者都有其貢獻,經過審慎的評選後,在10月8日選出30位農村英雄,並榮獲蔡總統親自接見與嘉勉。

蔡總統在接見「農村英雄」時表示,這幾年來,每一次她到農村去,都覺得現在農村的發展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多元。現在地方農村可以多元發展,並且充滿活力創意,最重要的功臣就是在地方上用不同的方式促進農村活化,賦予農村生命力,推動農村再生的農村英雄。

蔡總統特別說:「在場所有農村領航獎的得獎者就是我們的農村英雄,都扮演這樣的關鍵角色,感謝他們的努力和貢獻。政府會持續透過很多政策,鼓勵農村青年返鄉,當農村青年把自己的所學專業,結合應用在農村的發展,往往會激盪出很多不一樣的火花。」蔡英文總統接見獲獎農村英雄給予勉勵

蔡英文總統接見獲獎農村英雄給予勉勵

農村英雄無怨無悔付出 臺灣越來越好

水土保持局認為:「一個農村社區能成功再生與脫胎換骨,在生產、生活及生態上不斷持續的精進,最重要的就是人。因為農村英雄的無怨無悔地付出,才能讓臺灣的農村越來越好;也希望透過這個獎項的舉辦、透過農村英雄在農村各面向的卓越貢獻,拓展農村夥伴視野,讓農村再生的推動成效得以擴及全臺。」

30位農村英雄們獲獎的不只是個人榮譽,更重要的是所在的社區被全臺灣看見,社區農村再生的發展被肯定。另一方面,30位農村英雄也獲得在108年11月中旬赴日本農村的機會,參訪農村振興及地方創生等議題,深化國際視野,帶回來的經驗才是無價之寶。

考察日本地方創生 提升合作思維

赴日本的體驗學習之旅,確實讓這30位農村英雄思考,帶動地方發展、振興經濟,是政府與民間都需要對外學習的地方。日本政府從1988年提出「家鄉創生」計畫開始,2011年進一步設立「地區自主戰略撥款」─由地方政府自主決定使用方式,依照地方現況選擇合適的事業發展,如今已見成效。日本九州福岡縣的博多,以及日田市豆田町懷舊老街,成為地方創生的學習典範。

為了配合福岡縣政府振興產業、推展觀光政策,也紀念明太子創始者川原的100歲冥誕,2014年公司進一步創立HAKUHAKU博多飲食文化館,並提供資金與人員贊助地方祭典,藉以帶動觀光。這座由舊工廠改建的飲食文化館,結合博多的美食與傳統工藝文化,區分為博多飲食慶典與文化展示館、觀光工廠、體驗DIY區、明太子主題餐廳,以及商品販售等五區。

福岡的日田市則以老街的懷舊氛圍打動人心。豆田町彷彿穿越時光隧道,回到過去古老的年代,仍完整保存許多江戶時代到明治時期的古建築,小鎮宛如一座博物館,其中,江戶時代後期儒學學者廣瀨淡窗開設的日本最大私塾「咸宜園」,正努力爭取登錄為世界遺產;位處上町通、寬文9年建造的長福寺,則是九州最古老的真宗寺院。

嘉義阿里山鄉茶山社區發展協會秘書田佳玲說:「在豆田町懷舊老街走一回,才發現整個街道不是因為賣的商品吸引人,吸引人的是他們營造懷舊傳統的文化氣氛。走在街道上,彷彿進入時光隧道。」與豆田町老街經營者經驗交流

與豆田町老街經營者經驗交流

日本創新農業 導入現代科技

因應人口老化、少子化的未來,如何將現代科技帶入農業生產,藉以提升農業產值、促進農業升級,更節省人力,是當前日本佐賀農業研究的方向,也是臺灣必須瞭解的地方。

位處日本九州島佐賀縣轄下5個農業試驗所,負責九州農業耕種與農產品認證,對於農業安全栽培技術及二級加工方式與農村有深度交流,此外還有三個分所,負責畜產、果樹和茶的研究,因應高齡化社會、農民減少的嚴峻考驗,如何提高效率,將ICT、機器人等科技運用在農業領域,來節省人力,例如:將水稻、洋蔥直接播種;穿著操作省力的輔助機具收割;利用水位感應器和自動調控系統進行灌溉。

「光樹番茄」是由佐賀市川副町12戶農家組合而成,合計溫室栽培面積共3.4公頃,創下一億六千萬日幣的營收。全日本組合團隊栽種番茄只此一家,品種、氣候加上技術,是光樹番茄成功之鑰。臺中仁里社區「梨理人」共同創辦人徐振捷有感而發地表示,臺灣在農業技術上不輸日本,但缺乏對產品力及品牌力的中長期規劃概念。

日本傳統農業 走向新型態發展

製茶是傳統又耗費人工的產業,在人口老化日益嚴重的日本,如何維繫茶產業,使其與現代經濟發展融合,建立共好模式,值得面臨同樣困境的臺灣農業關注與學習。

福岡八女地區擁有一望無際、彷彿無邊綠海的茶園,種茶已有600年歷史。「八女中央大茶園」,佔地103公頃,約莫東京巨蛋22倍大,自1969年開始由政府開發,總開發經費約為5億日圓,當時農家有65家,而今茶園實際面積為85公頃,其餘栽種品項為橘子,目前共有23間茶工廠,一天約可生產2萬8千公斤的茶青供應批發、零售。

以滿天星星著名的星野村,將觀星與茶文化連結,打造星野獨特的農村魅力。是日本63個最美麗村莊聯盟成員之一,星野也是高級玉露、高級煎茶的故鄉,以前製茶者只管製茶,現在要進一步肩負發揚茶道、茶文化的工作,讓大家對星野有興趣,吸引更多觀光客。但玉露的生產環境必須在有相當海拔高度的山間,在中高海拔處作業相當困難,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高,缺工是產業發展最大的瓶頸。

曾擔任草嶺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的劉小貞認為,近年引動青年回流到社區協助發展的部分,臺灣似乎做得比較成功。苗栗義和社區的黃文詣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在苗栗大湖組織的「返青富民聯盟」吸引青年回流,成員已達460人。伊都菜彩農產加工品令人驚艷

伊都菜彩農產加工品令人驚艷

10年推廣經驗 農村航向更美好未來

水土保持局表示:「臺灣農村再生計畫至今10年,借重德國與日本經驗,並透過各種交流管道相互學習,本次除了吸收日本的成功經驗,也分享臺灣農村再生成果,期待我們的農村會越來越好」,讓大家能驕傲地說出:「我來自農村、我驕傲!」

108年農村領航獎-獲獎農村英雄名單: http://bit.ly/2V6FqSP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