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問│國立高雄科技大學機械工程系教授 康耀鴻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什麼樣的學生適合讀機械/動力機械學群?
康耀鴻答(以下簡稱答):只要是對理工方面不排斥、喜歡動手做、做中學、探究機械運作與控制原理的學生,都適合就讀。理工方面則要有一定數理基礎,因為機械是物理的應用。
問:機械領域範疇廣,很多人不清楚其應用,以為就是傳統維修工作?
答:機械系的領域很廣,算是工程科系的根本,所以說「機械是工業之母」。早期台灣工業是以製造加工為主,導致機械工作常被誤認為是傳統維修設備工作。但現在工業設備或機器,已進步到需具備工業4.0、智慧製造、AI、物聯網的要求。
台灣機械業已有自行研發、設計、製造先進精密機械的能力,生產的機器都是電腦輔助控制,加工精密度也很高。機械工程師的範圍也就自然擴充到許多不同的形態,不再僅是維修機器,還有開發、設計等。
觀察分析能力 動手解決困難
問:機械/動力機械學群學生,最需培養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答:教育目標是培育具有實務能力、創新研發與解決問題的機械專業人才。包括數理分析及實務能力,並以實證態度對於機械系統進行分析、設計、傳動及操控的整合能力。
更重要的是,面對困難時要有觀察分析、推理、歸納、跨領域學習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問:機械/動力機械學群學生未來的出路是什麼?待遇普遍如何?
答:機械為工業之母,各領域皆有穩定的專業人才需求,出路相當廣。凡是需要用到機械、電機、控制、車輛、動力等相關產業都有發展空間。
其應用範圍更涵蓋太空、航空、船舶、車輛、半導體、控制器、機器人、運輸業(鐵路、高鐵、捷運)、產業自動化系統、生產線及倉儲、物流等,甚至連智慧家庭自動化應用也是機械的範疇。
待遇則依專業能力而有所不同。相較於其他科系的同學,機械工程的待遇是屬於前段且較為穩定。大學畢業新人薪資約在3萬3000元到3萬6000元之間;研究所畢業則在3萬6000到4萬3000元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