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提升競爭力 提升競爭力 策略執行力實戰6天班,倒數計時,即刻報名

台灣生技實力優異 相關產業能量將爆發

生物資源/生命科學學群

遠見編輯部
user

遠見編輯部

2020-02-18

瀏覽數 76,600+

圖為嘉義大學農學院的養蜂場。
圖為嘉義大學農學院的養蜂場。

本文出自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

生技、生醫被視為未來的明星產業,政府推動的「5+2產業創新計畫」中就有「生物醫學」,生命科學學群的前景值得期待。

但若問,生物科學到底在念什麼,未來出路有哪些?很多人可能並不清楚。

十多年前,生命科學系所曾一度爆紅,當時不少學生與家長在不明就理的情況下,只聽外界鼓吹就選填志願,導致後來網路上出現不少後悔的聲音。

有人認為,台灣生科產業尚不成熟,又沒有對應的證照制度,就業前景被過度吹捧。也有人批評部分學校為趕流行而搶學生,倉促之間把沾得上邊的幾個系所合併改名,但老師的教學、研究和課程內容規劃不夠扎實。

難道目前大學的「生命科學」學群,就是把過去的生物學、動物學、植物學,甚至是食品學、營養學,換個現代流行的名字嗎?生科畢業生的未來究竟在哪?

生技領域廣泛 探索興趣深耕

「生命科學本身是個跨領域科學,」成功大學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院長簡伯武說,生命是多元的動態現象,科學則是探究真實與邏輯歸納的過程,生命科學就是專研地球生命的科學現象。隨著科學創新與連結,生命科學領域也不斷拓展。

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顏聖紘曾在專欄中對迷惑的讀者解釋,他指出,生命科學是一個相對晚近才出現的龐大學門,學門核心是「生物學」,但又有更多跨領域(如生物、數學、演算、生物物理)與技術發展(如生物醫學工程)題材。

台灣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專業學院院長鄭劍廷表示,若從生科系學生畢業後可以選讀的研究所來看,可能更容易理解,生科系畢業生若想繼續求學,可朝四大領域進修,包括生態演化、細胞分生、生理、科學教育。

「生態演化」包含「生態學與生物演化所」「環境資源∕生態工程管理所」「昆蟲學系碩士班」「園藝學系碩士班」「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碩士班」「植物病理與微生物學系碩士班」。

張敏敏老師《 策略執行力實戰班 》6 天班・用 OGSM 2.0 串聯策略與行動,台北、台中開課,最後報名!

「細胞分生」包含「生物資訊及訊息傳遞所」「生物科技所」「生物醫學所」「生化∕分子與細胞生物所」「基因體暨蛋白體醫學所」。

「生理」領域包括「神經科學所」「植物科學所」「熱帶植物科學所」「漁業科學∕水產養殖學系碩士班」「解剖學暨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微生物∕免疫學研究所」「生理學研究所」。

「科學教育」則包含「科學教育研究所」「環境教育研究所」。

綜觀上述研究所名稱,可知生物科技領域包山包海,從大環境的生態、森林,到人體小環境的細胞運作等,都蘊含生命密碼,端看自己想深耕哪個方向,都大有可為。

生技業20年努力 即將開花結果

鄭劍廷表示,生科領域多元,學生出路從生技、生醫、農業用藥、環境用藥等產業的研發、測試、行銷人員,還可擔任國家公園的生態導覽員、科學館的保育研究員,以及環境顧問、植物醫生、國中小老師,甚至專利員、文創產業,充滿各種可能。

至於不少人高度期待的生技產業,會不會是明日之星?

鄭劍廷指出,過去20年是台灣發展生技產業的準備期,在產官學努力下,已逐漸奠定基礎,這幾年已走到轉捩點,即將開花結果。

以生醫產業為例,台灣的醫療技術優良,有完整的精密器材供應鏈,生技製藥產業能量也蓄勢待發,未來在新藥研發、幹細胞療法、基因療法,高階診斷和醫療醫材的開發上,相關科系學生都可望占有一席之地。

【2020大學暨技職入學指南】〉帶您看見高教新策略

你可能也喜歡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數位專題

勇往職前 躍競搶手人才起手式

當AI以超乎想像的速度趕上人類的腳步,掀起一波職涯新革命,我們必須思考:大學學什麼對未來工作才加分?作為多數學子邁向職場前的最後一哩路,高等教育有責任培養學子的競爭力,一起剖析未來人才關鍵實力。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