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們為什麼願意做出承諾,攀爬人生的「第二座山」?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20-02-15

瀏覽數 25,700+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僅為情境配圖。圖片來源:pexels

編按:
這世界早已為你設下一條攻上人生頂峰的路線:財富、權力、名聲,努力獲得幸福人生。

只是,有些人在嘗到成功滋味後,卻覺得有些悵然,「人生只有這樣嗎?」有些人因為事業、家庭或名聲的挫敗,從山上跌落下來;還有些人因為不在計畫中的人生悲劇,被迫走上另一條路。

這時,你意識到原來人生並不只要攀爬世界為你樹立的第一座山;還有第二座山,同樣值得你努力征服。

(本文摘自《第二座山》一書,以下為摘文。)

個人主義表示,追求個人的幸福吧,但在第二座山的人說,不,我要追求的是意義和遵循道德的喜樂。個人主義表示,頌揚獨立吧,但第二座山的英雄說,我要頌揚的是相互依存;我要把握每一個機會,去依賴我關心的人、並讓我關心的人依賴我。個人主義讚揚自主權;第二座山讚揚人際關係。個人主義使用積極主動的語言——說教、取得掌控權,它絕不使用被動的語言。但第二座山的叛逆尋求的是傾聽與回應,以親密對話的語言展開溝通。

個人主義在被事業選擇和世俗成就主宰的務實世界如魚得水。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不對,這是個令人目眩神迷的世界,這裡有無數道德和情感的戲碼上演。個人主義的主張和假設是自利。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聚焦於私人利益的世界觀,無法涵蓋人類生命的所有面向;我們可以出於愛,做出自利的人無法理解的崇高行為,我們也有能力做出自利無法解釋的殘忍行為。個人主義說,人活著就是為了不斷的買東西和賣東西。但你說,不對,人活著是為了付出。人性最良善的一面就是餽贈禮物。

個人主義者說,你必須先愛自己,才有能力愛別人。但第二座山的道德觀說,你必須先被愛,才能懂得愛;你必須看見自己主動去愛別人,你才會知道自己值得被愛。第一座山的人做出個人的選擇,並對所有的選項保持開放的態度。第二座山是做出允諾的地方,這裡的人要做出承諾、定下來,以及奉獻自己,還要放下自我,並做出承諾。

我們多數人會在一生當中做出四個重大的承諾:志業、配偶與家人、人生觀或信仰,以及社群。我們通常把這四個承諾視為不同的四件事。選擇婚姻伴侶似乎和選擇人生觀或信仰不同。只有婚姻涉及正式的儀式與交換誓言。但做出這四個承諾的過程其實很相似:都需要發誓奉獻自己、投入時間和精力、願意放棄其他的選項,以及放膽躍下比表面上看起來更陡峭、更顛簸的滑雪坡道。

婚姻涉及正式的儀式與交換誓言。取自pexels

婚姻涉及正式的儀式與交換誓言。取自pexels

我們為什麼願意做出承諾?起點是你的心和靈受到了感動。你愛上某個東西—某個人、某個理念,或是某個觀念。假如你的愛夠深,你就願意把大部分的人生奉獻給這個對象。

對大多數人來說,這種愛是慢慢浮現的。我們需要先花點時間弄清楚,這個人或理念是否值得我們投入忠誠、照料和熱情。

一旦愛上某個人,我們會很想衝動的說:「我會永遠愛你。」這是因為愛的本質就是奉獻。這適用於每一種愛,包括父母對子女的愛、子女對父母的愛、朋友之間的愛,以及對配偶的愛。愈深的愛就愈忠貞。」

【會員限定活動】想懂護國神山的背後?和《造山者》導演一起看見時代的選擇!立即報名>>

承諾是我們出於愛而做的允諾。承諾是允諾去做一件事,而且不求回報,純粹出於愛。

堅定的承諾幾乎會讓你覺得自己別無選擇,那是因為某個人、某個理念、某個研究領域已經成為你身分認同的一部分。你已經來到雙重否定的階段。「我不做不行。」

就這點來說,承諾與契約不同。訂契約的人會衡量利弊得失。進入契約關係的人並不會改變自己,只是找到了符合自己當下利益的某個約定。反過來說,承諾會改變你的為人,或是將你融入一段新的關係裡。你不再只是個男人或女人,你們是夫婦。你不再只是個成人,你是一位老師或護理師。薩克斯拉比為我們釐清了其中的差別:「契約是一種交易。盟約是一種關係。或是換個說法:契約的重點在於利益。盟約的重點在於身分認同;它指的是你和我聚在一起形成了『我們』。因此,契約令人獲益,盟約使人轉化。」

愛的本質就是奉獻,這適用於每一種愛。取自pexels

愛的本質就是奉獻,這適用於每一種愛。取自pexels

給出承諾的人以言語允諾對方,並把一部分的自己交給對方。做出承諾的人把自己送出去,賦予對方某種權利。他創造了一個更高層次的存在。當你進入婚姻關係,你的財產仍然是你的,但它不只屬於你,同時也屬於你的配偶。或者更恰當的說法是,它屬於你和你的配偶共同創造的結合體—一個更高層次的新東西。

承諾充滿了熱情與愛,並且會改變身分認同,但承諾的定義不只如此。當然,承諾不只是愛與允諾,它是在法律規範下的愛與允諾。在兌現承諾的過程中,雙方都明白感覺隨時可能改變,於是他們將未來的自己與某個特定的義務綁在一起。一對夫妻雖然彼此相愛,但他們仍然會把自己和法律上的公開承諾、而且通常和宗教有關的婚姻承諾綁在一起,以便將來雙方吵架的時候,可以藉此約束自己。

因此,承諾最完整的定義是:愛上某樣事物,並在它的周圍建立行為結構,以便在這份愛出現狀況時做出因應。不過,我們也不必太死板。做出承諾的人攬在自己身上的枷鎖,並不會令他們感到痛苦,多數時候他們甘之如飴。父母總愛抱怨養育子女的重擔苦不堪言,但你什麼時候遇過後悔生了小孩的父母?情感濃密的人生是靠承諾和義務打造出來的。充實的人生就是從開放選項走向甜蜜負擔的過程。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一書,大衛.布魯克斯著, 廖建容譯,天下文化出版。

《第二座山:當世俗成就不再滿足你,你要如何為生命找到意義?》一書,大衛.布魯克斯著, 廖建容譯,天下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