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55年前的台灣長這樣!一部「無聲」紀錄片帶我們重返台北城

聯合新聞網
user

聯合新聞網

2019-11-22

瀏覽數 55,650+

圖/1960年代的台北街頭。截圖自「台北之晨」youtube
圖/1960年代的台北街頭。截圖自「台北之晨」youtube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清晨的台北街頭滑進腳踏車、汽車、農車.....引擎的聲音配上優雅帶點懸疑的古典樂,重現1964年導演白景瑞拍攝的無聲紀錄片「台北之晨」。空總甫成立的台灣聲響實驗室擔任製作團隊,與國家電影中心合作,邀林強、陳家輝兩位作曲家,採集現代台北聲音,與過去的歷史影片對話,完成「重訪台北之晨」,本週在空總聲響實驗室映演。

空總台灣當代文化實驗場聲響實驗室昨舉行落成儀式,文化部長鄭麗君與法國龐畢度聲響與音樂研究統合中心(IRCAM)總監Frank Madlener共同簽署未來八年文化合作協議,並宣告台灣首座聲響實驗室的落成,除舉辦一系列創新實驗展演之外,也設立數位藝術裝置展覽。

此次在聲響藝術節展演的「重訪台北之晨」,是結合聲景採集、配樂與擬音及沉浸式聲音技術完成的影音製作,重新詮釋1964年白景瑞拍攝、未能完成配音和配樂的無聲紀錄片「台北之晨」。製作團隊到台北橋、萬華中央魚市場、艋舺龍山寺、圓山等地進行錄音採集,將現代台北聲音注入半世紀前的無聲紀錄片,引領觀眾重新體驗1960年代的台北。

本文轉載自2019.11.22「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

延伸閱讀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