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市今年6月勇奪全球ICF智慧城市TOP1,桃園市長鄭文燦應邀在「2019第17屆華人領袖遠見高峰會」分享經驗時表示,近年來,智慧城市的應用、交流與競賽盛行,桃園市屢獲得國內外肯定,然而得獎並非唯一目的,「好用」更重要,透過各種智慧城市服務,讓智慧市政服務更有感,進而產生更大的價值。
智慧教室 提高學習興趣
「好用」印證智慧城市應用的關鍵
高峰會10月30日下午舉辦的第三場論壇「智慧城市永續發展:桃園經驗」,桃園市於國際組織「ICF智慧城市論壇」贏得TOP1殊榮,主持人《遠見雜誌》資深總主筆彭杏珠既驚艷又好奇,除了向鄭市長致賀,更邀請鄭市長分享推動智慧城市經驗。
鄭市長表示,桃園市數年來推動智慧城市,獲得國內外的肯定,今年在數百個國際城市的競爭中摘下智慧城市首獎,不僅是由於桃園市的智慧教室、數位學堂等計畫脫穎而出,在「無限學習」展現智慧技術的應用,更系統性應用到智慧治理、智慧產業、智慧生活等領域,從而獲得評審團的青睞,鄭市長深感「好用」是印證智慧城市應用面向既廣且深的關鍵。
他說明,桃園市的智慧應用,在教學上,推動智慧教室、數位學堂計畫,包括建置140所學校逾3,000間智慧教室,打造電子白板與平板教學環境,提高學習興趣。自2017學年度起,「雙語創新教學計畫」擇定多所學校進行雙語試辦教學,用英文教、用英文說,結合人工智慧、機器人教育、科技教育、程式教育、圖書館智慧教育等多元課程,將英語融入在教學環境中,效果突出。
130個智慧城市計畫 讓治理更SMART
貼近需求 多功能市民卡最實用
「我們推出130多個智慧城市計畫,涵括智慧交通、智慧路燈、智慧防災等。」鄭市長舉例,桃園市鋪設「智慧路燈暨物聯網應用平台」,將全市分2區進行智慧路燈計畫,未來由中控室負責監看,不必等候民眾報修,即可24小時維護並自動換修,既減少通報時間,又可以節能。
他談到水情、消防的智慧應用,並且再舉環保問題為例,說明城市治理的智慧應用。市府成立環境污染監控中心,運用IoT技術,讓稽查員不到4小時完成申報案件的稽查處理。最先以空氣盒子實地應用智慧環境監測的觀音工業區,藉由大數據分析,鎖定2家工廠為可疑污染源,經現場稽查後取樣配合監測數據,證據確鑿,正式移送法辦,是智慧治理應用的實績之一,目前擴大設置1,000個空氣盒子,應用在全桃園市的工業區。
回應主持人及觀眾好奇的「桃園市市民卡」問題,鄭市長說明,截至今年10月,桃園市市民卡發行量超過146萬張,超過7成的市民都有市民卡,就是因為「好用」。市民卡功能不斷升級優化,像是「媽媽卡」功能,推播幼兒疫苗注射時間,將生活環節與政府服務整合在一起,此外,市民卡具有交通票券、借書證、學生證、員工證、小額電子錢包、社區門禁管理等30多項功能,已經是桃園智慧生活的象徵,下階段將新添行動支付、推播市民活動及無零錢商圈功能,貼近市民需求。
(圖說:論壇同時邀請到(左起)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Gogoro產品長彭明義、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等人共同與會分享。)
智慧物流 智慧交通 智慧醫療
智慧永續城市發展全國動起來
論壇特邀桃園市長鄭文燦以及三位與桃園智慧城市永續發展有密切關係的產業代表中華郵政董事長吳宏謀、GOGORO產品長彭明義、天成醫療體系董事長張育美同場交流。吳宏謀指出,中華郵政在桃園打造智慧物流園區,預計兩年後陸續啟用,實現智慧物流與數位金融業務服務;彭明義講述,桃園市是全國電池補充站最多、電動機車密度最高的城市,因而追求乾淨、聰明與永續能源交通方式的GOGORO生產基地設在桃園,張育美提出,天成在桃園導入遠距監控系統,達到「醫養合一」智慧照護品質。
鄭市長強調,他很樂意貢獻桃園智慧永續城市發展經驗,「各縣市一起投入智慧城市應用,打造台灣數位國家、智慧城市的發展能量,提升接軌國際總體競爭力,全民都將受益。」
(圖說:論壇現場超過300位產官學研重要代表共同參與,座無虛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