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企業主心目中,歷任總統誰最有貢獻?蔣經國獲近八成壓倒性支持;並有近九成推崇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面對2020大選,拚經濟與兩岸和平是企業主心中理想總統的首要條件。
調查執行/遠見研究調查
台灣是資源匱乏的小島,經濟發展是命脈。靠著一代又一代的企業家征戰全球,才打造出台灣經濟成績,擠入全球前20大經濟體。
今年是中華民國政府遷台70週年,《遠見》特別針對台灣上市櫃負責人調查,詢問對於台灣政經社會變遷的看法及展望2020後的建議。共回收190份有效問卷。
78.9%最懷念蔣經國;陳水扁評價最負面
調查首先想要了解,企業主對於過去70年來台灣歷任領導人的評價,以做為未來領導人的標竿。當詢問企業主,歷任的總統中,誰對台灣最有貢獻?高達78.9%最肯定蔣經國,遠遠高於其他總統。
蔣經國自1969年擔任行政院副院長,歷任行政院長與總統,至1988年初逝世,這期間台灣面對動盪飄搖的大環境,包括退出聯合國、兩次石油危機、日本及美國斷交等,卻都無礙經濟持續成長。這或許正是「經國先生」逝世30餘年來,仍最受企業界懷念的原因。
反之,台灣企業主認為對台灣整體發展最有負面影響的總統是誰?最高比例、34.2%「投給了」陳水扁,第二名是李登輝(17.9%)。
這樣的結果或許不令人意外。2000年陳水扁就任總統,無預警提出停建核四,後雖恢復興建,但次年台灣的淨投資立刻驟降近四成,加上網路泡沫,該年經濟成長率更創下50年來首次負成長。
至於李登輝總統於1996年實施「戒急用忍」政策,也大大地影響了台商在對岸與國際布局,這可能是企業主們,把李登輝選為負面影響第二名的主要原因。
孫運璿、李國鼎是最獲肯定官員 張忠謀、王永慶最受推崇企業家
行政院長與財經官員,對於台灣的經建發展影響重大。此次調查詢問企業主,過去70年來,任期超過兩年的歷任行政院長,誰對台灣最有貢獻?
結果84.2%企業主回答孫運璿,其次是蔣經國(48.4%)及蕭萬長(23.2%)。
至於歷任財經首長,誰最受企業主肯定?曾任財政部長、經濟部長與政務委員的李國鼎,獲得67.9%的最高青睞,其次是彭淮南(58.4%)、趙耀東(53.7%)。
孫運璿1967年入閣後,歷任交通部長、經濟部長與行政院長,直到1984年因病離職。他與李國鼎等財經官員,推動十大建設、籌建新竹科學園區,大量延攬海外人才回台,打造了台灣經濟最輝煌的時代。
儘管李國鼎於2001年過世、孫運璿於2006年過世,但風骨仍讓多數企業主懷念。
企業主認為哪位企業家對台灣企業競爭力最有貢獻?88.4%公推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其次是台塑創辦人王永慶(80.5%),第三則是鴻海創辦人郭台銘(46.3%)。其他如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台達創辦人鄭崇華等人,入列前十名。
除了政治與企業人物外,70年來台灣歷任主政者各自推動許多經建政策。企業主認為,哪些才是對台灣最具正面影響呢?結果顯示,排名榜首的是國民政府來台時,1949年起陸續實施的「三七五減租、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63.7%)。
誠如中研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瞿宛文在《台灣戰後經濟的源起》所言,土地改革讓台灣的農業生產得以恢復,解決了糧食問題,「到了1981年正式成立的62個工業區中,有將近一半是在農村」,成效卓著。
1991年推出的「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則排名第二高,達60%,該法規有助於推動資通訊等高科技產業,為台灣發展科技島奠下基礎。
至於對台灣經濟最有正面影響的公共建設是哪一項?排名第一的是十大建設(88.9%),其他依序為設立新竹科學園區(77.9%)、高鐵通車(45.3%)、興建核能電廠(34.2%)及台北捷運通車(19.5%),顯示交通、能源和產業政策對台灣經濟起了決定性作用。
過去70年來,台灣的兩岸與國際政策中,企業主認為哪一項對台灣最有正面貢獻呢?
56.8%認為,2008年落實的「兩岸大三通,開放陸客、陸資、陸生來台」貢獻度最高。兩岸大三通讓長年奔波兩岸的企業主很有感。以往搭飛機去大陸得由香港中轉,天未亮就出門,天黑才抵達大陸,兩岸直飛後,早上離家,中午就可在對岸吃午餐,許多企業主很有感,排名第一。
政黨輪替、太陽花運動對台影響最深遠
若以2000年做為分水嶺,在2000年以前,企業主認為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事件,依序為退出聯合國(52.1%)、解除戒嚴(50.5%)、中美斷交(49.5%),比率接近。
而在2000年後,企業主認為對台灣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事件,「陳水扁當選總統」(65.8%)居首,陳水扁當選,是台灣首次政黨輪替,但也從此讓台灣陷入政黨惡鬥的惡性循環中,嚴重影響政府效能與社會氛圍,因此被企業主認為是影響最深遠的事件。排名第二的是太陽花學運(44.7%),這次運動不僅影響當年的服貿協定,更深遠的影響是讓兩岸關係從開放走向緊縮。
針對目前的政府體制,企業主則普遍認為,台灣在多數項目都在走下坡。無論是縮小貧富差距,還是發展經濟,抑或國際化、政府效能、司法獨立、控制貪汙腐敗,企業主都認為跟2000年前相比,統統變得更差了。和2000年前相比,「變好」高於「變壞」的只有保障新聞自由(45.3%)與政策透明度(39.5%)兩項。
馬政府經濟最開放;逾半支持九二共識
若以1代表絕對保守,10代表完全開放,為歷任領導人的開放度打分數,企業主認為,馬英九時代的經濟政策最為開放,得分7.16分,其次是陳水扁時代的5.76分及蔡英文時代的5.74分。
調查也顯示,九成以上企業主認為台灣經濟政策應該更開放。顯示大多數企業喜歡開放自由的環境。同時,超過一半企業主支持以「九二共識」當做兩岸關係的基礎,其中「非常支持」27.9%,「有點支持」24.7%。
中美貿易戰雖是中美兩國間的博弈,但近七成四企業主的企業仍受到影響,其中有48.9%在中國大陸設有生產基地。
因應中美貿易戰,只有30.1%的企業主沒有轉移中國大陸生產基地的意向,但僅3.2%已經完全轉移大陸生產基地。更多的是分散產能以分散風險,25.8%保留大陸生產基地,同時增設台灣以外的生產基地。保留大陸生產基地,但同步計畫回台設廠者,則為17.2%。
理想總統條件:拚經濟與維持兩岸和平
2020年總統大選將到來,企業主心目中的理想總統,拚經濟是第一要務(91.6%),其次是「能維持兩岸關係和平穩定」(64.7%)。
有趣的是,儘管郭台銘已於9月16日宣布不參與2020總統大選,但本次調查延續到10月5日,仍有近三成四企業主認為郭台銘當選對台灣經發展最好(33.7%),蔡英文(16.8%)與韓國瑜(14.7%)比例較低。
從「台灣70年來經濟發展與產業大未來調查」中,讓人們理解現在從何而來,進而思考未來將何去何從!
調查方法說明:本調查是由「遠見研究調查」在2019年9月9日至10月5日進行,調查對象為上市櫃企業負責人/發言人。調查方式是經由電話邀約取得受訪企業同意後,再行發送網路問卷連結,邀請企業負責人/發言人上網填答,總計回收190份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