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布里斯本有「小台北」稱號的森尼班克區(Sunnybank),舉目所及幾乎是亞洲面孔。如果不是他們說著澳式英語,很難想像自己身在澳洲。
走進一家看似牙醫診所的辦公室,裡面的市議員說著台灣口音的中文,積極為選民解決疑難雜症。他就是布里斯本第一位亞裔市議員——黃文毅(Steven Huang)。
在台出生的他,1988年跟著父母舉家搬到布里斯本,當時才13歲。習慣台灣五光十色生活的他,一到澳洲,發現生活很簡單,平時晚上5點,商店都關門了。
圖/黃文毅13歲時隨父母移民至澳洲布里斯本。
大三加入自由黨 21歲曾獲提名參選
上大學前,1990年代初期,他明顯感受到澳洲氛圍正要改變。在野的自由黨提出一系列鬆綁管制的政策,深獲他和一群朋友的認同。1996年,就讀昆士蘭大學(University of Queensland)三年級的他,因此加入自由黨,曾在選舉時幫忙發傳單,還曾經替時任台北市長陳水扁運作參訪布里斯本。
兩年後,21歲的黃文毅獲自由黨提名參選布里斯本市議員,但落選。2001年再度參選,仍落選。他轉而開設中英文報紙《多元文化報》(Multicultural Times)擔任記者和編輯,用不同方式關心公共議題。
直到2011年,機會終於來了。當時布里斯本麥奎格(MacGregor)區議員升任副市長,出缺可由同黨同志遞補,自由黨立即徵詢黃文毅,以35歲之姿成為布里斯本史上第一位亞裔市議員。
圖/黃文毅(右後1)為澳洲布里斯本首位亞裔市議員。取自Councillor Steven Huang臉書
勤做選民服務 兩次選舉都高票勝出
好不容易完成理想,黃文毅全心投入選民服務。「要比他們更早知道問題在哪裡,」他拿出厚厚一疊的手寫筆記說,為了了解問題,他逢人就問,並彙整所有人的心聲。
此外,他的選區有40%居民在家不說英語。為了搏感情,他除了原本就會的國、台語,還苦練廣東話,並在服務處擺上中文、英文、韓文、日文、阿拉伯文等六種語言文宣。
由於平日選民服務做得勤快,和選民像朋友一樣。加上澳洲規定,選舉時每個人都得出門投票,他也不必刻意動員,只要端出牛肉,理性推動政策,就能開出高得票。果然,2012、2016年兩次選舉,他分別以75%、63%壓倒性得票率勝出。
未來他除了深耕選區,也不排除再往聯邦層次發展,改寫澳洲華人參政史。
黃文毅 年齡:43 歲 移民澳洲時間:1988年,13歲 現職:布里斯本麥奎格區市議員 價值共好實例:澳洲強制每個人都要投票,使他能在理性政治氛圍裡推動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