矗立於台北市劍潭山頭的圓山飯店,坐擁山光水色,外國遊客稱它是紅柱金瓦的「東方宮殿」,超過一甲子的風華,見證台灣許多關鍵外交政治大事,地位特殊。
這個歷史悠久的老飯店,最近竟一夕暴紅,參觀人潮倍增,頓時成為最潮的老飯店,關鍵就在「全世界最長的密道溜滑梯」首度對外曝光了。
今年9月,圓山飯店推出「密道文化」之旅,由專人帶領導覽,每天僅開放六個時段,消息傳出,不到一週便報名近額滿,若以每梯次45人估算,光是頭一個月,就接待超過8000名遊客。
說起圓山密道,可是聲名遠播,過去僅給特殊貴賓與專案旅客預約。因此當一宣布開放,詢問電話就應接不暇。
究竟這條「密道溜滑梯」的魅力何在?
其實,密道一開始僅是單純的防空洞。1973年,圓山飯店整修時,當時負責監工的宋美齡姪女孔令偉,以1945年廣島原子彈事件為鑑,未雨綢繆將防空洞改為避難密道。為防堵密道設計外洩,原始設計施工不超過六人,卻又要挑戰高難度的建築工法,讓賓客遇難時,得以迅速疏散,興建艱鉅程度可想而知。
密道完工後,每當友邦元首到訪台灣、入住圓山飯店時,軍方隨扈、車輛就在密道出口處待命,隨時準備接應。
過去外界常流傳,密道通往「總統府」或「士林官邸」,今年9月公開後,答案揭曉,兩個都不是。
圓山飯店一共打造兩條祕密地道,一條位於東側,通往北安公園(現為八二三砲戰紀念公園);另一條位於西側,通往劍潭公園。這次只開放西側密道。
肩負賓客避難用途的密道,鮮少人知道,入口處就藏身於飯店正大樓的地下一樓員工通道處。數十年來,飯店保密功夫做得徹底,就連數十年的老員工都不知情,入口「近在眼前」。
參訪路線〉藻井、缸花、金龍、文物,密道是壓軸
《遠見》深入探訪密道,當導覽人員輸入電子鎖密碼後,彩繪塗裝的鐵門隨之開啟,好似偵探電影般。入口外觀呈正方狀,高跟寬各220公分。進入密道後,大有乾坤,總長85公尺,共有74個階梯,通道右側提供行動不便人士、重物行李搬運的「溜滑梯」,全長20公尺。
為讓民眾更了解圓山的內涵,飯店特別安排順行參觀路線,依序為「梅花藻井」「大缸花」「文化走廊」「百年金龍」,最後一站才是壓軸的密道。
首先,來到寬敞的大廳,請先抬頭欣賞屋頂的「梅花藻井」,盛傳以風水角度來看,整棟建築的最佳能量,就聚集在這個地方。
圖/圓山飯店大廳天花板的「梅花藻井」,既富有中式古典傳統建築風情,還有工藝精湛的龍鳳雕刻,層層交疊,值得駐足品味一番。
其實,藻井原為中國建築的頂部裝飾手法,頂棚凹進如井狀,四周裝飾藻形花紋。圓山獨具巧思,以「龍鳳呈祥」的雕刻設計呈現出傳統宮廷風,處處可見精湛工藝。
藻井核心是5條金龍圍繞著一顆龍珠,象徵「五福臨門」;周圍23條小金龍,寓意「步步高升」;再定睛看,旁邊還有16隻鳳凰,諧音是「一路發」。
第二站,則是位於藻井下方的「大缸花」。這正是圓山飯店登上國外旅遊雜誌封面的「門面」,也是遊客最愛拍照打卡的地標,全年插著約230株蘭花,相當吸睛。每次換花,都需要動用到16位人力。
順著大廳後方,走上宏觀氣派的Y字型階梯,這裡是國人拍攝婚紗的熱門景點,三段方向、18個階梯,寓意「扶搖直上,一路大發」。
階梯兩旁的大理石扶燈,諧音「福燈」,挖空的扶燈造型仿似「石蓮花」,白天看似平淡無奇,一到夜晚,散發出透亮光韻,由於出自不同工匠之手,大小不均的燈,反而饒富趣味。
重現歷史〉美總統艾森豪到訪,見證中美友好時刻
走上二樓,來到第三站「文化走廊」,這裡是大時代的光陰隧道,展示圓山飯店開幕以來,見證、接待過的重要中外元首與名人。
圓山創立67年,迄今接待超過2000位各國領袖、使節等重要人物,包括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伊朗國王巴勒維、韓國前總統朴正熙、泰國前國王蒲美蓬等,都是下榻賓客。其中,最經典的貴客莫過於,唯一在任內到訪的美國總統艾森豪。1960年,他以70歲高齡訪問台灣,當時還與73歲,時任中華民國總統的蔣介石發表《聯合公報》,兩人共乘敞篷禮車,從松山機場前往圓山飯店時,民眾沿途夾道歡迎,是歷史上「中美友好」的經典畫面。
當時圓山並無總統套房,後來為紀念艾森豪來訪,特別將他住過的套房命名為「艾森豪」,當年的設備包括落地電唱機、銅製煙灰缸、乳白色電話機和三組「叫人鈴」,都刻意保留原貌。
2013年9月14日,艾森豪的孫女還特別來台,住進爺爺的房間,重溫過去的歷史。文化走廊也展示了艾森豪來台,以及孫女在爺爺房間的兩張照片,格外有意義。
令人驚訝的是,圓山飯店也見證了台灣民主發展的新里程。1978年中美斷交談判、1986年民進黨宣布組建、2000年親民黨宣布成立大會,統統都是在圓山飯店舉行。2017年,總統蔡英文更以民進黨主席身分,率領創黨黨員回圓山飯店慶祝創黨31週年,並留下大合照,與當時宣布組建的老照片一併展示,別具意義。
鎮館之寶〉日本神社的百年金龍,吸引遊客朝聖
逛完文化走廊,接著是位於金龍廳的鎮館之寶「百年金龍」,這條金色蟠龍身上鍍著24K金,在自然採光的天井下閃閃發亮,金龍噴水躍動之姿具有靈動之美,以風水角度看,它恰巧位於「龍尾穴」,吸引不少遊客前來朝聖,吸收靈氣。
細看這條金龍並非傳統的中國龍造型,原來背後有段傳奇故事。
圓山飯店原址曾是日據時代,日本明治天皇紀念弟弟北白川能久親王所建造的「台灣神社」。1944年,一架日本飛機在松山機場降落時失事撞上神社,引發大火,神社付諸一炬,當時僅餘青銅的龍形雕塑,後來蔣宋美齡在規劃圓山飯店時,決定保留這座雕塑並漆成金色,「青龍」從此變成「金龍」。
圖/前身是日本神社青龍,歷經大火倖存後漆成的「百年金龍」,坐擁風水寶穴,更添傳奇色彩。
整座飯店隨處可見龍形雕塑或裝飾,唯獨百年金龍的龍爪是三爪設計,因為這是標準的「日本龍」,其他均為四至五爪的中國龍造型。
然而遍布於各廳室的龍,到底有多少條呢?迄今仍是謎。
多年前,曾有外國遊客發豪語挑戰,結果花了數日,從天花板、壁畫,數到各樑柱,他算到22萬條時放棄了,這個小插曲,足以顯見圓山飯店和龍的淵源,堪稱是最愛龍形裝飾的建築。
密道開箱〉滑梯蜿蜒牆面防爆,親身感受緊張局勢
最後一站來到剛開放的密道。進入裡面,馬上看到滑梯蜿蜒迂迴。據說當年故意將密道設計為彎曲,也是為了安全起見,讓子彈較不容易打到人。
密道內共架設52盞地燈,以保障視線。同時牆壁還故意由鋼筋水泥、白洋灰做成凹凸不平的牆面,不但「隔音」還能「防爆」。
民眾到此,除感受當年緊張的政治局勢外,還能欣賞到46年前由名建築師楊卓成、德國軍事專家聯手合作的頂尖建築工法。
你有多久沒到圓山飯店了?趁國旅秋冬補助上路,或許正是重返圓山飯店的最佳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