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我們能選出值得信任的總統嗎?

字裡行間

王力行
user

王力行

2019-09-30

瀏覽數 40,350+

我們能選出值得信任的總統嗎?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2019 / 10月號雜誌 借鏡澳洲 喚起共好台灣

中美貿易戰爭何時開始的?應該是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後。

2018年3月22日,川普簽署一紙備忘錄,宣布「中國偷竊美國智慧財產權和商業祕密」,因此依據貿易法第301條,對中國進口產品徵高關稅。中國反制,也對美國農產品徵收關稅。

一年半來,雙方互相較勁,有時劍拔弩張,有時峰迴路轉,談判始終無法定於一鐸。不僅是貿易,更延伸到科技、國防、國力的戰爭。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湯瑪斯.佛里曼直指:「這場貿易戰,本質上是一場信任之戰。」

最近,他應邀在北京發表演講,演講一開始,就分享一個自己最喜歡的電影《絕地救援》。故事是美國太空總署NASA,和中國航天官員合作,成功救援距離地球2.49億英里外的美國太空組員。

佛里曼看了電影三遍,以此開場,不難了解他期盼中美合作的心切。他說:「目前中美的衝突,是自《上海公報》」以來最嚴峻的時刻。」

過去中美互信,透過科技的發展,中國經濟得以快速成長。中國銷美的是T恤、球鞋、玩具;美國銷中國的是科技產品、手機、人工智能系統。雙方還能保持平衡。

現在,中國技術進步了,他們銷歐美的也是科技產品。當世界變平、變快、變智能後,下一步就是「深」。一旦進入深層技術,深入住家和基礎設施,深入工廠和社區,「你能保證不來監控我們嗎?」美國人開始不信任,開始懷疑。

「信任」好似很抽象,卻是深紮人心。「信任」並非天上掉下來,它是歷經歲月,才得證實。

借鏡新加坡經驗 互信才能持續繁榮

1995年,日裔社會學者福山( Francis Fukuyama)出版《信任》一書,引起很大迴響。當時他運用大量資料和文獻,分析OECD和新興工業國的經濟表現。他指出:一個經濟繁榮的社會,必定有文化特質,其中一個重要元素是「信任」。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諾貝爾經濟獎得主艾羅(Kenneth J. Arrow)也說:「信任有實用價值,它是社會系統的潤滑劑,效率極高,節省許多不必要的麻煩。」呼應了福山提出的:信任的經濟功能,是降低交易成本;一個自由民主現代社會,必須仰賴信任感,才能有效運作。

現代社會,無一不與信任有關,各種對立、衝突的根源都在信任。勞方與資方互不信任,企業無法永續經營;政府與人民互不信任,國力停滯,民生不濟;國與國間互不信任,各式戰爭必然一點即燃。

愈高位者,愈不能撥弄互信這根弦。

新加坡的領導者,從李光耀到李顯龍,父子二人,皆是有智慧領導者。

今年是新加坡開埠200週年,看看李顯龍如何發表國慶演講。他首先提到:「我們的華族先輩有的來自中國,如廣東潮汕和福建,有的來自鄰近地區,如檳城、麻六甲和廖內群島。」他從歷史闡述新加坡是多元族群,是互相包容,彼此感恩融合而成的社會。他要人民知道新加坡是怎麼來的,要往哪裡去。他與國人分享對世界局勢的看法,他說,「中美兩大國的糾紛使世界各國陷入困境。大家都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新加坡也不例外。」

李顯龍的一言一行,取得人民的信任,因此經濟得以發展。競爭力是全球之冠。

他在國慶演講中特別強調「信任」,他引用外商芬蘭石油公司納斯特(Neste)總裁的話說:「世界上最寶貴的資源是信任,要贏得別人的信任,我們必須兌現承諾,並付出努力去守護信用。我們在新加坡找到了可以信任的伙伴。」

李顯龍希望新加坡人能守護「信任」,一代又一代傳下去,「這樣才能確保新加坡的持續繁榮。」

台灣的選舉正熱,我們要問,能選出值得信任的總統嗎?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