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國大陸的假畫市場,異常活躍。令人好奇的是,當大陸經濟放緩,正規的大型藝術品拍賣市場萎縮,假畫市場反而活躍,甚至因官場的「送禮」需求大而更加繁榮昌盛。
北京假畫市場最大 分3種銷售方式
綜合陸媒報導,在大陸,以北京書畫市場上的贗品最多、品種最全、價格最便宜。北京的書畫贗品交易以琉璃廠一帶為主,還有潘家園、報國寺和大鐘寺等舊貨市場。銷售方式分為公開、半公開、不公開三種。
所謂公開,就是將歷代名人字畫的複製品,堂而皇之地掛在正規的店裡,以原作名義公開銷售;半公開則是標籤上只寫上作品名稱,不標明是否原作,有人問起含糊其辭作答、待價而沽。
圖/不管是唐伯虎,還是近現代名人畫作,仿古市場都有一定的標價。天津還有部分畫坊定位在仿真能通過科學鑑定進入正式拍賣會。取自新浪微博
不公開指的是那些不需商舖的書畫「遊商」,他們多半來自外地,租住在市場附近的民房裡,平日背著幾卷假畫在市場上遊逛,瞧見目標蜂擁而上,或直銷所背之物,或掏出幾本畫冊讓人挑選,如果家中有成品便帶著客人進門交易,假若沒有成品,可按照客人的意願訂做所需要的名人字畫。
北京市場上的假畫價格偏低,價格分高中低三等,高仿品需要幾萬元(人民幣,下同)、中仿品幾千元、低仿品一般只在三、五百塊錢上下。
琉璃廠書畫市場絕招:回收本店賣出的畫
圖/北京琉璃廠書畫市場還有一樣特別吸引人的招數─「承諾回收代賣本店出售的書畫作品」。給送禮者、畫店、官員,「三贏」。取自新浪新聞
此外,北京琉璃廠書畫市場還有一樣特別吸引人的招數-「承諾回收代賣本店出售的書畫作品」。這個做法,給一些以書畫送人或行賄的「辦事者」帶來極大的方便。一些不敢直接受人鈔票的貪官,拿了書畫後隨帶畫店開具的發票將東西送回原處變賣,實現金錢回籠。最後「三贏」-店主賺了錢、貪官拿了錢、送禮者得到回報。
出了北京城,天津假畫作坊最多。在華北書畫市場中,天津因其雄厚的人才資源(天津美院)和較早形成的市場優勢,撐起了中國假畫半邊天。
已成規模產業 批發到台港澳和歐美華人圈
圖/北京的書畫贗品交易銷售方式分為公開、半公開、不公開三種。取自每日頭條
天津的假畫製作已形成規模化、科技化、程序化的生產線,從選畫、噴繪、描圖、渲染,到題跋、落款、裝裱、著錄、做舊,分別都有專業人員流水線作業,所有程序不出一條街。一般四五天能夠完工,一些糙品兩天內就可取貨。
一位熟悉內幕的天津美術界朋友表示:這裡生產的假畫,除批發到台港澳和京、滬、粵、魯、閩等書畫市場之外,還遠銷至東南亞各國和歐美華人圈。
天津的一位書畫商人透露,當地一些製假畫坊,將產品定位於「拍賣公司」等高端交易市場,每年只精心製作三、五件高仿名畫,作品完成後,還能通過科學檢測儀器和權威鑑定專家,為它出具鑑定證書,甚至可天衣無縫地偽造作品的傳世檔案,使假畫能進入海內外拍賣會。他說,張大千、齊白石、郎世寧、鄭板橋、徐悲鴻等高價位畫家的作品,都是天津畫坊熱衷仿製的對象。
京津老紙搶手 大部分被買來製作假畫
當然,現在的買家都不傻,買畫時都會先鑑定是不是老貨。近年來,京津兩地老紙的行情突起。業內人士坦言:那些被搶購的老紙幾乎無一例外地用於製作假畫。由於老紙具有難於模仿的特質和時代特徵,對紙張的鑑定和測試,往往是認定古代書畫真偽的重要依據。這樣一來,老紙就成為製作假畫者的搶手貨了。
圖/仿古假畫多用清代存留下來的紙張,在一家店裡,一張60見方的乾隆冰紋箋紙,標價高達10萬元人民幣。取自微信
一位行家說,現在大部分掏錢買老紙的人,都是為了製作高價位高仿國畫,那些人在圈內被戲稱「國手」。有人拿了一張生產於清代末期的宣紙,讓琉璃廠熟悉的畫販找到一位天津畫家。此人真正的身分是大學美術教師,專長研究清代繪畫。聽到客人要複製一張乾隆年間的名畫,他笑道:「如果我沒看錯,您買的應該是道光年間的宣紙,畫乾隆是不是不合適?」
「要不,畫一張吳昌碩的?乾隆的畫用道光的紙那是明擺著造假,但後人用前人的紙張倒是可以的!」畫家給客戶出了主意。
被問到,假畫看上去跟原作簡直一模一樣,既然畫工這麼好,為什麼不去畫原創呢?畫家說,「我也知道自己的真正價值在哪裡,可是有什麼用?若不是這兩年幹這種見不得人的髒活兒,別說買房子,我連老婆都討不起!」
畫家說著自己老婆的至理名言做結論:「你畫一千刀宣紙,不如為我們娘倆掙一刀人民幣!」
本文轉載自2019.8.2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