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風.考槃》這首詩的題目最簡單的翻譯就是:蓋個木屋。考,是築成之意;槃(ㄆˊㄢ),是架木為室,也就是建木屋。建個木屋容易,但建在哪兒很重要。這個詩人把木屋建在山澗中、山坳裡、山腳處,和山在一起的人不就是神仙的「仙」嗎?所以這人就是仙啊,因此這首詩是中國「隱逸詩」之宗,表達了遠離塵世的快樂。
全詩共三章。第一章是這樣的:
考槃在澗,碩人之寬。獨寐寤言,永矢弗諼(ㄒㄩㄢ)。
翻譯過來就是:築屋在山澗,心寬體且胖。獨睡獨自言,誓不忘此歡。
為什麼會有人想要遠離塵世?肯定是源於對世事無常的根本性厭倦。這些人早早地逃離了普通生活的輪回,他們試圖為人類找到更高的生活目標。印度將這樣的人叫「修行者」、「苦行僧」,而我們自古就稱這樣的人為「高士」、「隱士」,這首詩則將這種人叫「碩人」。看來,「碩人」是《詩經》裡的常用詞,描寫高大漂亮的衛莊姜用了「碩人」一詞,描寫高大威武的男人也用了「碩人」,比如《邶風.簡兮》裡的「碩人俁俁,公庭萬舞」。這首詩裡的「高士隱者」也稱「碩人」,所以「碩人」就是高出常人者。無論印度的苦修者,還是中國的高人,都是先知先覺者,但要遠離塵世,印度就不如中國條件好。南亞的氣候,悶熱潮濕,所以印度等地的人在修行中更多地覺悟是「苦」,而中國的好山好水太多,中國的高士們以與世隔絕為樂。樂山樂水,自得其樂,而且總是樂而忘返……這首詩就表達了對這種「樂」的陶醉。
我們接著看第二章:
考槃在阿,碩人之薖(ㄎㄜ)。獨寐寤歌,永矢弗過。
薖,是「窩」;過,指往來。這段翻譯過來就是:築屋在山坳,高士歡樂窩。獨睡獨醒對天歌,誓與世間隔。
第三章繼續這種快樂:
考槃在陸,碩人之軸。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翻譯過來就是:築屋在山巔,此處獨盤桓。獨嘯且獨眠,從此不求天。
在中國,「隱士高人」可是個大話題。作為最早的「高士歌」,這首詩把高士應具備的要素寫得清清楚楚。第一個先決條件是「遠」,就是要遠離塵世,築屋在山澗、築屋在山坳、築屋在山巔,則為「仙」。第二個是要「獨」,獨寐寤言、獨寐寤歌、獨寐寤宿,獨自安眠,醒來後對著山水說話、對著山水唱歌,久之,因為沒有對話,就會漸漸失語,而為長嘯了。第三個是要「樂」,要以山居為樂、以孤獨為樂、以自為為樂。
大家都認為做神仙好,要什麼有什麼,但不知神仙的孤獨和寂寞。做人呢,最耐不得孤獨、寂寞,而做神仙,卻要享受這兩者。所以我們要想做神仙,就得先從孤獨、寂寞上修起,先要求孤獨、求寂寞,然後再享受孤獨和寂寞,最後大樂孤獨和寂寞。您看這首詩,就是以「獨」為樂、以「遠」為樂,而且發誓永遠不放棄這種快樂。
王國維曾經用三句詩總結了人生三境界。第一句就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這就是「孤獨」。唯有孤獨,可以讓你從世俗中出走。人必須先跳出來,才能見天地,才能體會天地之深遠遼闊。第二句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第二境界是癡情、深情。我們肉身所在的這個世界為娑婆有情界,無情、無癡的人生,淡然無味。癡情,才會深情,才能如醉如噎,才能如此動情地表達對這個世界的悲憫與同情,才能見眾生。第三句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一個「驀然」講出了人最後一個境界—覺。你可以孤獨,你可以癡情,但最終你要「覺」。你若「不覺」,就見不到自己。你也許會怨恨你的孤獨,你也許會憎惡你的癡情,因為你無法控制孤獨和癡情的尺度,你會濫用你的情感,進而被現實擊碎。驀然一覺之時,夜空都為之絢爛,因為從這一刻起,你可以和天地同享那孤獨之美、多情之美,你才能得到真正的寧靜和法喜,才能夠在一個大格局中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能以孤獨為樂,內心得多麼富足?所以,寧靜從來不會憑空而降,而是基於生活沉甸甸的富足,基於人逐漸的成熟和自在、懂得節制的稟賦。而且,最深邃的寧靜,一定是安享了廣大而從容的孤獨。
三千年讀史不外功名利祿,九萬里悟道終歸詩酒田園。早明白一天,早幸福一天。
可對大多數人而言,很難走得更遠。我們有家室之累,我們總情愛未斷。但漸漸地,我們一定會明白,要找到一個在精神上和肉體上都與自己匹敵的人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如果你是因孤獨、寂寞或缺少同情而尋覓情感,那你找到的往往是同類人,而且兩人還會因為彼此需求的較量,最終不歡而散。總之,要生活就別高估情感,要情感也別低估生活。只要情感與生活攪在一起,兩個都無法精粹。蓮花還生於污泥之上呢,沒污泥蓮花也無法存活。
最好的安排是:保持精神的獨立,把精神探索留給自己;保持精神與宗教、哲學、文學的神交,而把生活安放在別處,讓污泥自汙,讓蓮花自美。
我們如若沒有走出去的勇氣,也可以回來,自己安安靜靜地待著,讓神、心、身合一,找到一種自得其樂的平靜,就如《衛風.考槃》裡的那位隱者,只不過人家是築屋在山巔,我們則可以「以心為宅」,宅心快樂。
《衛風.考槃》考槃在澗,碩人之寬。(注釋1)獨寐寤言,永矢弗諼。(注釋2)考槃在阿,碩人之薖。(注釋3)獨寐寤歌,永矢弗過。(注釋4)考槃在陸,碩人之軸。(注釋5)獨寐寤宿,永矢弗告。
【語譯】築屋在山澗,心寬體且胖。獨睡獨自言,誓不失此歡。築屋在山坳,高士歡樂窩。獨睡對天歌,誓與世間隔。築屋在山巔,此處獨盤桓。獨嘯且獨眠,從此不求天。
【注釋】1. 澗:山夾水曰澗。2. 碩人:此指高士、隱者。 獨寐寤言:獨自睡、醒、與山水對話。矢:通「誓」。諼:忘記。 3. 阿:山坳。薖:窩,或說空貌。4. 過:來往。5. 陸:麓,山腳。軸:本義為車軸,此處指中心。
本文節錄自:《詩經:三千春秋的深情(上)曲黎敏品100首詩經名篇》一書,曲黎敏著,高寶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