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共榮社區打造友善耕作品牌,南埔社區加入地方創生計畫

第一屆農村領航獎得主,帶領開拓在地未來新希望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user

遠見雜誌整合傳播部企劃製作

2019-07-25

瀏覽數 42,100+

共榮社區打造友善耕作品牌,南埔社區加入地方創生計畫
 

為促進農村永續發展及農村活化再生,表揚對農村社區發展貢獻卓越的個人,農委會徵選「108年農村領航獎」,得主將安排到日本農村社區觀摩。在徵獎之際,我們採訪到101年度農村領航獎的兩位得主,請他們談談獲獎對社區帶來的影響為何。

堅持環境友善,成就共榮社區為友善耕作代名詞的契機

林義峰是101年度農村領航獎的得主,他所在的新北市三芝共榮社區當年也獲得團體獎。他回顧當初共榮社區隨著農委會在99年推出的農村再生政策,一步步改善社區生活,後來才經由水保局推薦,參與了後來改稱「農村領航獎」的「101年度農村社區建設個人及團體績優表揚計畫」。共榮社區打造友善耕作品牌,南埔社區加入地方創生計畫_img_1

「得獎之後,居民得到很大的激勵,也激發了社區改造的信心。從這裡開始我們設定目標,放棄污染的農業,改為有機生產,從水源管制、土壤使用、病蟲害防治等都訂出明確的做法,並每年邀請專家來上課。」林義峰表示。

共榮社區去年得到「107年度友善環境耕作推廣團體」,使得共榮社區成為一個友善耕作的品牌。而且不只是共榮社區,連同鄰近的安康、樂天等八連溪兩側上下游的社區,都加入了友善耕作的行列。純有機生產的耕作面積,從一開始的1.8公頃,增加到37公頃,復耕面積更達60公頃以上。此外也鼓舞了5位家鄉年輕人返鄉務農,還有50多位假日回鄉的兼農青年。

隨著耕地面積擴大,除了目前以在地假日農夫市集為主要通路,吸引許多外地人前來採購之外,也與北農合作定期舉辦友善農作拍賣會,並透過「農的傳人」台灣特色農產品專賣店擴大通路。共榮社區打造友善耕作品牌,南埔社區加入地方創生計畫_img_2

林義峰強調教育是改變農村最重要的力量,透過網路等媒體,加上政府資訊越來越公開化,也讓農民能接觸更多新知。他更鼓勵農村能積極參與像農村領航獎這類活動,獲得更多正向能量的交流,轉化成為更活潑而活躍的農村。

南埔社區走在最前面,成為農村再生的典範

「農村領航獎肯定了在地農民的努力,對於農村的推動有很大幫助。」101年度的農村領航獎得主莊明增提到,新竹縣南埔社區是農村再生計畫首批加入的社區之一,當時水保局協調當地休耕一年,進行百年水圳修繕,政府對於農水路設施改善投入的努力,得到農民的信任,對於政府的政策更加支持;後來也透過產業活化,例如成立穀東俱樂部、發展桶柑產業等,讓農村的人們有了更舒適的生活。共榮社區打造友善耕作品牌,南埔社區加入地方創生計畫_img_3

經過幾年來的努力,目前南埔社區已經達到經濟上的自給自足,甚至有餘力支持3位青年專職協助社區建立行銷平台;在生態效益方面更是明顯,南埔社區去年同時勇奪農委會「金牌農村」以及環保署「國家環境教育獎」社區組全國特優殊榮。

莊明增去年就任北埔鄉鄉長,得以將他過去推動南埔社區農村發展的經驗,繼續拓展到整個北埔鄉。他表示目前北埔鄉的8個社區中有5個農業型社區,其中4個已經參與農村再生計畫。今年北埔鄉更加入國發會的「地方創生計畫」,要結合AI等新科技,來發展青年觀光、智能科技、老人照顧、遠距醫療等,更將傳統農業與科技結合,以推動高經濟作物及改善原有耕作效率。共榮社區打造友善耕作品牌,南埔社區加入地方創生計畫_img_4

「農村原本就有很多豐富的人文、歷史資產,需要有心人願意進來經營。我們希望能吸引年輕人回流,也要讓更多年輕人看到希望、看到未來,願意將不同的想法及思維帶回農村。」莊明增期望透過北埔社區的示範推動,能改變大家對於農村又老又窮的刻板印象,也透過農村領航獎,號召更多人投入翻轉農村的行列。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