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孩子,別老跟著我,自己去行動!「海明威式」的教養啟蒙

培養勇敢與簡潔性格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6-06

瀏覽數 18,850+

圖片來源:Pexels
圖片來源:Pexels

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

恩尼斯特.米勒.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美國人。一八九九年七月二十一日出生於伊利諾伊州的奧克帕克,一九六一年七月二日於愛達荷州的凱徹姆去世,享年六十一歲。因為他精通於敘事藝術,突出地表現在其近著《老人與海》(一九五二)之中;同時也因為他對當代文體風格之影響,獲得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

海明威的成長背景與當時大部分美國的中產家庭一樣,父親是一位醫生,母親是一位很有教養的家庭主婦,關心孩子,喜愛藝術,熱衷於宗教活動。這個家庭有五個女兒二個兒子,海明威排行第二,有一位姊姊,四個妹妹和一個弟弟。父母親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特別是家中第一位男孩海明威的教育和成長,而父親的教育方法似乎更有獨到之處。

父親在一般家庭生活與作息之外,非常注重讓海明威去接受大自然的陶冶和考驗。當這位醫生每次出外問診時,海明威會跟隨著。長此以往的跋山涉水、往返各個鄉鎭之間,使得海明威的眼界逐漸開闊。然而父親並不滿足於此,他體認到,僅僅這樣是不夠的,必須讓海明威盡可能提早擺脫對家人的依賴,培養獨立自主的能力。因爲太多的依賴性會淹沒孩子的潛在才能,使其無法有所作爲。

這位有獨到見解的父親,經過一段思考之後,終於選擇了一般父母不敢嘗試的獨特教育方式。在海明威年僅五歲的時候,父親就嚴肅地對他說:

「孩子,別老跟著我,自己去行動!」

說完後,父親就給海明威一根釣魚竿,並鼓勵他:

「自己去釣魚吧!你一定可以的。」

於是,海明威開始嘗試他單獨的釣魚行動,他經常思考一些相關問題:什麼樣的魚餌能夠釣到何種魚類?何時魚在休息?何時魚肚子餓了?另外,一個小孩如何能夠把釣到的「大魚」抓到手,也是他要單獨學習的功課。這對一個五歲的孩子來說,談何容易?!

經過一段時間後,父親又給了海明威一把獵槍。在父親指點和鼓勵下,海明威於是開始了更獨立自主的活動,而且很快就迷上了釣魚、打獵和探險。接著父母親提供他大量書籍,他於是又迷上了閱讀書籍的習慣。在成長過程中,父親所供的釣魚、打獵與閱讀等三個自小形成的愛好,對海明威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以及為人行事風格產生了重要作用。

父親在海明威中學時代,把教育的重責大任交給兩位女英文教師。她們除了具備語文教學能力,也性格開朗、坦率誠懇、工作踏實認眞、風趣,富於幽默感。她們不僅很器重和賞識海明威的寫作才華,並對他的作文嚴格要求、用心輔導、熱情鼓勵。於是這兩位老師經常向校辦的雜誌推薦海明威的作品,其中包括一些很天真的文章。這兩位教師成爲海明威的良師益友,亦是他文學上的啓蒙之人。

在海明威十八歲時,他遇到了成長過程中另一位重要人物:彼德•威靈頓。當時海明威是堪薩斯城《堪城明星報》的實習記者,而威靈頓則是該報的城市版編輯,這位先生知識淵博與業務熟練。他對海明威的要求極其嚴格,甚至有時到了苛刻的地步,每當海明威採訪寫新聞稿,威靈頓都要用《堪城明星報》的「文體風格單」要求,一絲不苟地對照檢査。其中「文體風格單」第二十一條規定:

【會員免費報名】晶片王國背後,世代賭注如何與信念交織?《造山者》導演帶你進入真實第一線

「在報導新聞時,要避免過度用形容詞,例如,輝煌的、燦爛的、宏偉的、壯麗的等等」。

在工作上,海明威一旦違反了《堪城明星報》的規定,威靈頓就毫不客氣地大發雷霆:

「爲什麼要把讀者弄糊塗?你喜歡聽別人那樣空談話嗎?把實事實說!」

這種嚴格訓練給海明威留下了異常深刻的印象,海明威後來說:

「這些是我寫作事業學到的最好規則。我永遠忘不了這些規則。」

據說海明威後來經常用單腿站立寫作,以在有限時間內,講求文字簡潔地完成作品。從而形成了著名的「海明威風格」。由於海明威深深受到了寫作風格影響,也就是:

「用簡潔的句子。用短的段落作文章開首。用強有力的英語。思想正面。」

海明威的寫作風格一直以簡潔著稱。在海明威出生的一百週年紀念時,《堪城明星報》為表示對他的敬意,稱其為一百年來該報歷任記者中的第一位。雖然當時的海明威僅僅是一位實習記者而已。

以上這些人,包括父母親、英文老師以及報社編輯都給了海明威不同層次的教育與影響,從不同層面塑造了海明威的性格,對他後來的成功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海明威生性獨立勇敢與堅毅,行文簡潔有力,眞正做到了「文如其人」,而他這種明快有力的寫作方式後來亦被稱爲「海明威風格」。他一生中,曾遊歷歐洲各國,接觸過許多知名作家和藝術家,也累積了非常豐富的創作素材。他在巴黎生活和寫作將近十年,也曾前往西班牙參與反法西斯戰鬥,並創作了反映西班牙內戰的《喪鐘爲誰而鳴》(一九四○)。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定居古巴,進入全新的創作階段。一九五二年,他完成了短篇小說《老人與海》,因而獲得一九五四年諾貝爾文學獎。

孩子,別老跟著我,自己去行動!「海明威式」的教養啟蒙_img_1

本文節錄自:《寫給過度教養的一代:諾貝爾得獎者給父母的180個建議》一書,林仁和著,商周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