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沉默不是示弱,是給自己留一條生路

不知道說什麼,就先別說!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5-31

瀏覽數 26,5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記下來當你無意識與無用做得多了,無意識與無用就會成為你的習慣。練習看看話不好,不說。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也寧願不說。

沉默有時候不等於示弱,而是給自己留餘地的好方法。

我想不少人有這樣的經驗,被人問到自己回答不出來或不是太懂的問題時,硬著頭皮天花亂墜回答,結果反而被對方的回馬槍打成滿頭包。

當你連自己都不知道在說什麼時,對方很容易聽出來你沒有料。

選擇不回答或乾脆說不知道,表明自己想準備好了再說話,別人還會給你一次機會。

一旦胡亂說出口,你從此就會被歸類到:這個人言過其實,是個草包。

另外還有一種人喜歡虛張聲勢。這種人會跟身邊的人強調自己有多麼見多識廣,但相處不出三天,他很快就會被看破手腳,就算只有一件事是他瞎掰出來的見識,其他的體驗都是貨真價實,但那件瞎掰的事會被無限放大,連同之前貨真價實的事都被打折扣。

從此之後這種人的臉上會被蓋下一個印記:這個人說話不實在,不可靠。

一旦被貼了標籤,就很難翻轉他人的印象。

由於喜愛炫耀或虛張聲勢的人不少,使得這個世界充斥著許多無用、斷章取義的話語,它們從網路、電視與報紙新聞、臉書IG等各種社群、手機訊息……四面八方來到你面前,強迫你去看去接受去相信。

我們每天會花許多時間看這些無用的話語,但對自己沒有任何幫助,甚至,看多了這些無用話語,使得你自己也說出這樣的話。

現在訂雜誌就送>>亞諾納行李箱:TSA鎖+手機支架+煞車輪一次到位

盡量不要看無用的話語,也不做無用與無意識的聊天。

當你無意識與無用做得多了,無意識和無用就會成為你的習慣。

如何判斷一件事無意識而且無用?比方說花了很長時間聊天,但聊完之後什麼訊息也沒有留在腦中。或者讀完一篇謾罵的留言,但完全看不出來謾罵者背後的中心思想或立足點。

習慣無意識地說話與說無用的話,你就會成為無意識與無用的人。

這種人會出現以下說話模式,例如說:我不喜歡這個東西。或是說:這個東西好爛。

但如果進一步問他為什麼不喜歡、為什麼覺得爛,他會說:不知道耶,我也說不上來為什麼……

這就是習慣無意識說話的遺毒,無法思考自己說這句話的目的,找不到做出判斷的根源。而這種無意識,最容易讓人時常說出挑剔的話語而不自知。

當然如果是有交情的朋友,花時間閒聊是必要的相處,這樣的聊天有時是種放空。只是提醒大家,無意識的聊天應該適可而止。

話不好,不說。不知道該如何正確表達時,也寧願不說。

再一次強調說話應該要達成雙贏,時時檢視自己說話的目的,讓好話在你我之間交流。沉默不是示弱,是給自己留一條生路_img_1本文節錄自:《50堂最療癒人心的說話練習:在溝通中肯定自己,觸動他人》一書,曾寶儀著,大田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