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oCoMo收購和信股權,外界一般的看法是他們要進來台灣,另外三家都已經不可能,所以他們一定要找和信,也就是說,和信其實不是DoCoMo最好的選擇。你的回應呢?
A:我完全不能認同。事實上,和信是DoCoMo洽談的最後一家,其他台灣的大哥大業者、固網團隊、對3G有興趣的經營團隊都和DoCoMo接觸過,所有人都在等他們選,不太可能沒得選。包括中華電信在內,沒有一家會對DoCoMo說「不」。
而且,如果和信真的很爛,最後也不會贏。五十五塊以現在的股市來看不是低的價錢,為什麼他們要用五十五塊來買?如果他們只是要撿便宜的話,給的價錢應該很差吧?而且,他們也知道我們賺了兩塊價差。所有的人都想跟他合作的情況之下,他為什麼要選最爛的呢?和信能做的就是一路讓人家跌破眼鏡,一直上來,我們從七家的第七名上來,買東榮電信的時候,東榮的人都說我們是笨蛋,但是,後來我們成功,是因為我們買了東榮,對不對?
3G市場是遠期目標
Q:你們與DoCoMo聯盟對台灣的競爭對手會產生哪些影響?
A:我想絕對會對他們造成威脅,在隨身寬頻方面我們有優勢,領先所有人。我們所有事都要得到第一,我們大哥大業務沒有拿第一,甚至落後,後來所須付出的代價太大。
目前大家對於無線行動上網(指WAP)的接受度並不高,主要原因是WAP的技術平台不友善,上網的時候電話就會被占線,所以WAP並不能真正發揮無線上網的方便。反觀DoCoMo的i-Mode在日本那麼成功,因為它有「always on」的服務,也就是你可以同時上網和接收電話,計費方式是以傳輸資訊的量來算,而不是像WAP以時間計算。這對於寬頻上網、無線上網有絕對性的關鍵,和信已構建完成的GPRS系統就已經有類似i-Mode的平台和內容,所以他們來就可以在這方面給我們很大的幫忙。
Q:DoCoMo跟和信合作之後,他們在台灣的策略有哪些?
A:他們不會參與和信在業務和策略方面的經營,但是他們會提供i-Mode的技術、行銷、完全以數據為主的寬頻或隨身寬頻的網路設計,當然,他們在董事會也會占有幾席董事。
Q:你二○○○年三月份曾經說過和信要做第一,現在來看,可以做到嗎?
A:如果以用戶數來看,我想不太行(二○○○年應該可以做到三百七十萬到三百八十萬),我上次這樣講是因為我對WAP抱著很大希望,因為和信在數據方面是領先的,但是大家並不是很喜歡WAP。i-Mode來了以後,我有相當的自信我們二○○一年可以成為第一。
Q:和信其實在很多方面都是領先者,例如你們最先推出易付卡和GPRS,可是為什麼你們的績效落在第四名?碰到了什麼問題嗎?
A:這是很複雜、也很簡單的問題。和信一開始就是分區的業者,絕對不是全區業者的對手。我記得和信買了東榮一年以後,還有人覺得和信是分區業者,因此,change perception(改變印象)的問題非常嚴重。
講老實話,我們從前的網路不是太好,現在網路好了,大家不會忘記我從前不好的歷史,我們可以把舌頭講爛了,但是別人不會相信。這就是我為什麼跟所有同仁說,不做第一名的代價太高,這是一個歷史包袱,就是如此。所以DoCoMo來,我們非常振奮。
台灣對日本通俗文化接受度高
Q:和信股票上市的計畫,現在進度如何?
A:我們還是在進行,但是我們不急著上市,我們要把事情做好,而不是大股東很快的獲利了結。如果第二類上市,可能是二○○一年二、三季的時候。我們的重心在於如何把它經營起來、再往下走,而不是經營成最高的股價,然後跑掉。
Q:全球通訊股大幅往下修正,會影響你們的上市計畫嗎?
A:股價不好、資本市場不好,我們投資或擴張時就需要比較保守。
Q:這種比較低潮的時候可能要延續多久?
A:看歐洲、美國(Nasdaq)的情況,十二個月跑不掉吧。但是台灣的情況又更特殊,關鍵在於我們的政經情勢和兩岸關係,所以至少要十八個月吧。
Q:請你談談雙方接洽的過程,有沒有哪些事讓你印象比較深刻?
A:從接觸到洽商的時間非常、非常的短(三個多月),最主要的原因有兩個:第一、他們對台灣市場本來就很瞭解,再來,我們去跟他們做簡報的時候,他們發現我們跟他們的理念完全相同,第一次透過投資銀行(美國高盛)跟他們高層見面,就是我親自去的,等於在第一時間就由雙方決策高層做非常深入的溝通,統統都把這件事當成第一要務,我們把它當成和信最重要的事。
DoCoMo的立川敬二先生這次來台北就說,像這種國際聯盟不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他們一直在台灣找合作伙伴,我們也一直在找國外的伙伴,DoCoMo的投資銀行高盛問我們有沒有興趣談,我們覺得太好了,就是這樣開始。
Q:你剛才提到和信將提供類似i-Mode的服務,可不可以詳細的談一下?
A:我們正在討論要做哪些服務,i-Mode在日本有七、八百種服務內容,有些適合台灣,有些則不適合,不過我想娛樂、電玩應該很快的可以被台灣的年輕族群接受。日本通俗文化對台灣的影響非常大,DoCoMo在日本已經有三千三百萬人在用,所以我們不必再花時間去瞭解是否台灣市場會接受。
Q:你們未來會與DoCoMo成立合資公司,合作的方式是如何?這家公司要投資多少錢?
A:我們正在研究,不過已經確定的是,和信持股三分之二,DoCoMo三分之一。
i-Mode可在台灣複製成功
Q:分析師提到i-Mode的成功其實有它特殊的背景,日本人下班後通常沒有馬上回家,電話費又貴,讓他們不常用電腦上網,所以他們就用手機上網查資料,另外DoCoMo的行銷做得非常好,這些原因加起來使得i-Mode在日本非常受歡迎。但是在英國或其他國家,i-Mode推得並不好,有沒有可能i-Mode的經驗不能成功的複製到台灣?
A:在英國不能複製得很成功,原因之一是GSM的環境之下還是用WAP,所以只能做類似i-Mode,而非完全i-Mode,因為i-Mode的平台是直接用HTML(超文件標記語言)抓網際網路的資料。i-Mode的手機螢幕非常大,而且是彩色的,解析度很高,可以在上面創造很多動畫和有趣的服務,譬如傳照片、影像,這些在WAP上面是不可能的。
Q:所以你還是認為i-Mode在台灣可以成功?
A:對。另外,英國人對日本文化不一定有感覺,但是在亞洲,日本風俗文化的影響非常大。以後通訊業的服務以內容取勝,最大的關鍵就是文化,文化有很大的分野時,內容的共通性和共鳴就有很大的差異,所以日本的東西拿到歐美會有問題。我們還是認為i-Mode可以在台灣做的非常成功。
Q:和信引進i-Mode之後,手機會找誰做?價格會定多少?
A:i-Mode的手機會等3G以後再來,到時候,美規、歐規、網路全部都可以漫遊(第二代有三個陣營﹕美國、日本、歐洲),現在的情形是二.五代,有愈來愈多人願意生產GPRS手機,這種手機我們希望影響手機廠商提供dual browser(雙瀏覽器),也就是有上網的WAP瀏覽器和HTML的瀏覽器,供不同的系統使用。據我所知,幾家知名的歐美大廠(辜成允不願透露是哪幾家)正在考慮生產雙瀏覽器的手機。
Q:i-Mode和GSM是完全不同的技術,和信要如何解決?
A:我們會付費使用,但是收費基礎是國際統一的。愈快引進愈好,真正的要等3G行動通訊才會進來,類似i-Mode的服務在現在的二.五代或GPRS的系統上就可以引進。二五六色彩色的液晶顯示,畫面也比現在的手機螢幕大,字雖然小、卻很清楚。很可惜的,這種手機只有日本廠商專門替i-Mode做。
Q:未來和信最大的挑戰?
A:這個行業很新,所以人力資源相當少,業者又那麼多。和信一直在成長,加上i-Mode又是全新的,整合不同的手機和服務,也需要人才。我們需要國際布局的人才。(洪淑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