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五月二十日,是中華民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日子。一個政黨的變天,另一個政黨的春天,這到底是時代的必然,還是歷史的偶然?
李登輝執政十二年,當他踏下總統府台階,走向凱達格蘭大道的一刻,到底是「和平移轉政權」?還是「合理終結國家」?新總統陳水扁就職演說中聲聲擲地的「五不」,到底能不能讓中共沒有藉口?還是對岸啟動「一個中國原則」捍衛戰的開始?
所有的這些疑問,只指出一個方向:這是一個變數很大的時代,也是一個變革很快的年代;誰都無法預料今天的存在會否化為明天的消失,包括政權、政黨,甚至國家。
科技的突破和追逐創新,更似一輪火速轉動的鍊圈,改變人類各種生態:企業生態、社會生態、政治生態、環境生態。
專門報導美國科技產業的《RED HERRING》雜誌,去年底曾預測今年高科技的趨勢有:網路企業會結合傳統製造業、B2B︵企業對企業)的交易加速起飛、開放原始碼(open source)軟體開發的駭客們會成為專業、人類基因圖完成後的商業化成形、創投公司再造……。五月二十二日出版的《TIME》也刊出「展望二十一世紀」專題,大談未來的世界與未來的工作。
看看那些標題,就足以讓人心顫:紙幣會消失嗎?省時的機器會取代辦公室工作?「網路經濟」的下一步是不是「生物經濟」?道瓊指數會不會衝上五萬點?
對於未來的工作,著名管理顧問與作家湯姆‧彼得士指出,「我相信未來十年到十五年,美國九成的白領工作會消失或被取代。」
彼得士的話並非空穴來風,根據《TIME》雜誌的分析,二十一世紀會有十類工作或職責消失,例如居中媒介的行業:股票經紀商、汽車代理商、保險和房地產仲介人等,以及法庭的書記、老板的秘書和助理,還有監獄管理員、卡車司機、清潔工人等。
讓人訝異的是老師也會成為消失行業,因為網路遠距教學的進步與普及,將來的教育制度會採用外包來降低成本,對老師的需求量將大大減少。
另外,當印刷媒體逐漸走向數位媒體後,平面印刷的用人要減少;由於企業競爭激烈,決策工作將需全年無休,到時候,透過網路組成的全球快速決策專家團隊,就會取代目前一般的CEO了。
更恐怖的是,生物科技的突破,人工受胎與人工子宮就能孕育子女,父母親的角色也會被替代。這是不是讓人想起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
從國家政權的轉移,到個人工作的變化,無非讓我們理解一件事:如果我們不能掌握大勢,我們就可能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