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書」(e-book),是一種能儲存及顯示書籍內容的「電子閱讀器」。一年多前這種新科技產品推出時,掀起一片熱潮,可惜卻後繼無力。不過,根據美國《Business Week》今年三月底的報導,電子書所面臨的硬體、軟體及內容這三大障礙,最近都出現新的進展,或許終有一天,將成為真正可與傳統紙本相抗衡的閱讀選擇。
首先在硬體方面,即閱讀器本身,由於銷售量無法達到經濟規模,所以售價偏高,由兩百到六百美元不等,使消費者裹足不前。不過,最出名的兩大對手「軟書閱讀器」(SoftBook Reader)及「火箭電子書」(Rocket eBook)的生產商,最近都被傳播業鉅子Gemstar國際集團收購。在Gemstar即將挾其雄厚資源,展開驚人促銷攻勢之下,市場前景可期。
其次在軟體方面,目前電子書閱讀不易的缺點,將因微軟即將推出名為「清晰版」(ClearType)的軟體,而有突破。這套軟體可用於筆記型電腦、電子書,不但提高彩色液晶銀幕上顯示文字的品質,也改善了字距及行距的問題,使電子文字清晰易讀,效果十分接近印刷品。此外,Adobe Systems也發展出防止未經授權下載文字的防盜軟體,可解決出版商所關切的盜印問題。
第三在內容方面,由於軟、硬體的問題,市場一直無法擴大,也使得出版商興趣缺缺。目前提供電子書下載的書籍 ,種類少,又多屬經典舊作,而且價格高,同一本書竟然可以比精裝版還貴上七‧五美元。不過隨著硬體普及與軟體改良,市場終會大到足以吸引出版商投入。最近,暢銷小說家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的一篇短篇小說,僅以電子形式出版,售價二‧五美元,就是個可喜的發展。(林佳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