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平凡的」蜘蛛人,如何在21世紀掀起超人新浪潮?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5-30

瀏覽數 34,450+

圖片來源:flickr
圖片來源:flickr

科學怪人法蘭克斯坦的零件不好,他仍然努力地做好事。

—強尼.凱許

一九六二年,漫威漫畫的編輯、首席藝術家史坦.李畫出史上第一位蜘蛛人之後,不但顛覆了超級英雄的宇宙,也在漫畫產業掀起一陣革命。蜘蛛人不像過往的超級英雄,他沒有冠冕堂皇地面對世界的問題,也缺乏雄壯威武的體魄以及充滿勇氣的決心。蜘蛛人只是一位青少年,名字是彼得.帕克。他住在叔叔和阿姨的家中,必須面對自己的生命問題。他是經濟弱勢,在學校也遭到同學針鋒相對,甚至不知道怎麼面對心儀的女孩。他確實擁有超級英雄的能力—力大無窮、攀爬牆壁以及蜘蛛般的危機感應—卻不是承襲自偉大的召喚與使命,而是一場詭異事件強迫他接受的結果:他被一隻輻射蜘蛛咬了。

一直以來,超人就像希臘眾神從天而降,克拉克.肯特只是他的凡人偽裝,但蜘蛛人卻讓超級英雄下降至前所未有的地步。雖然蜘蛛人的系列漫畫名稱是《驚奇蜘蛛人》,但他毫無令人驚奇之處。漫威的編劇連恩.偉恩曾經簡短地評論道:「克拉克.肯特只不過是超人的偽裝⋯⋯但彼得.帕克是一個活生生的人。」

蜘蛛人最常被視為第一位「反英雄」的超級英雄,雖然有些評論相信蝙蝠俠才是如此,因為其行為陰森幽閉,而且復仇才是他的行動理據。然而,倘若反英雄主角的定義是缺乏「英雄的高貴氣息」,那麼蜘蛛人才是真正顛覆「穿著斗篷的超級英雄」形象的第一人。他沒有高貴的目標和熱情,只是因為意外而不情願地成為英雄,蜘蛛人只是一介凡人,有其缺點與矛盾。他被不安全感所困,他的行為動機不是勇敢,而是罪惡感。蜘蛛人甚至暗自猜疑自己其實是壞人,或者根本算不上「超級英雄」。他的生命崎嶇且充滿未知,而這是超級英雄漫畫讀者第一次見到如此的英雄。

數十年來,讀者從來不能理解超級英雄的內心生活。史坦.李在一瞬之間改變了此情況。他隨心所欲地使用漫畫的對話框,讓讀者看見蜘蛛人內心的想法並不是永遠契合其外在行為。「也許,時候已經到了。」漫畫藝術家拉摩娜.法拉頓討論漫畫世界的此一驚人改變時曾說:「我們不能看著超級英雄總是四處奔波,卻假裝自己不想知道他們平常究竟在做什麼。」—就像復原力研究對超凡之子的想法。

雖然史坦.李只是一時興起才創作了蜘蛛人,一開始也沒有長期連載的打算,到了二十世紀末,蜘蛛人已經成為全美最受歡迎的超級英雄,甚至讓超人黯然失色。超人或許是全世界第一批超級英雄的典範,但蜘蛛人成為新的樣版,代表更具現實意義,與讀者生活更息息相關的超級英雄。美國前總統歐巴馬被詢問他最喜歡哪一些超級英雄時曾說:「我喜歡蜘蛛人和蝙蝠俠那樣的類型。一些英雄擁有太多的力量,例如超人,讓我覺得他們沒有付出太多心血,就能輕鬆得到英雄地位,有些簡單。但是蜘蛛人和蝙蝠俠的內心騷動不平,也經常會遭到打擊。」內心掙扎的同時,還要與外在問題戰鬥的英雄,能夠引起世界各地讀者的共鳴。因此,嶄新的超級英雄人物出現了,例如綠巨人浩克、復仇者以及夜魔俠,我們甚至可以說,二十一世紀的超級英雄人物幾乎都是如此—他們讓世人看見,身為超級英雄的複雜程度遠遠超過善惡的二元對立。或許,引人共鳴的現代超級英雄處在善與惡的中間地帶。蜘蛛人和眾多超凡之子一樣,他們太善良了,不可能成為壞人,但他們內心很痛苦,也無法覺得自己是一位真正的英雄。

圖片來源:flickr「平凡的」蜘蛛人,如何在21世紀掀起超人新浪潮?_img_1

本文節錄自:《非凡韌性:釋放傷痛,不再偽裝,從逆境中找到更強大的自己》一書,梅格.潔伊著,林曉欽譯,圓神出版。

只要2,880元,雜誌+亞諾納25吋行李箱一次帶回家!

你可能也喜歡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數位專題

奧斯卡96 X《遠見》專題報導

2024、第96屆奧斯卡金像獎入圍名單正式出爐,《奧本海默》(Oppenheimer)以13項入圍成了今年最大贏家,《可憐的東西》(Poor Things)以11項入圍居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