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為搶一條魚,殺死弟弟:從成吉思汗看俄羅斯人的世界觀

你不欺負別人,別人就會來欺負你!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5-02

瀏覽數 34,450+

成吉思汗雕像。圖片來源:pixabay
成吉思汗雕像。圖片來源:pixabay

與俄羅斯這樣民族應該如何相處、找準角色定位?

對俄羅斯人,美國人還有話說:「俄國人普遍具有一種奇怪的迷信,以為他們註定要征服世界。正是這種感情使俄國士兵在極端困苦的條件下,具有驚人的堅韌和耐性。」

這是19世紀中葉美國一位駐俄公使對俄羅斯人特質的評價。

這種迷信令他們建立了這樣的世界觀:你不欺負別人,別人就會來欺負你。所以要麼被征服、要麼主動侵略,沒有其他路好走。追本溯源,俄羅斯人的世界觀,同樣能在蒙古帝國那裡找到出處。那就是「草原狼」文化的源頭。這種文化之源來自兩大原始法則:

一是叢林法則。崇尚弱肉強食、好勇鬥狠。狼吃羊,不是狼的錯,而是羊的錯,誰讓你那麼弱!

二是實用法則。唯利是圖,見利忘義,心殘寡恩,反覆無常。一切為了利益最大化,為了利益,關鍵時刻連朋友和親人都是可以出賣的。

很多人都以為游牧民族具有團隊精神,他們很團結,殊不知見利忘義也是其一本性。在獵物和資源面前,他們六親不認。以蒙古帝國的開創者成吉思汗的成長經歷為例。據《元史本紀》記載,成吉思汗的直系遠祖母有7個兒子,6個兒子在部落爭奪草場的廝殺中全部被殺,只剩下成吉思汗的祖上獨苗血脈得以倖存。在弱肉強食的草原社會中,人們的心裡已經沒有任何善良和同情,為了爭奪一點草根就可以屠殺幼仔。在成吉思汗還叫鐵木真時,他曾經為了搶一條魚,把自己的親弟弟殺死。這種生存手段下的環境,培養了他們野蠻殘忍的風俗和本性。

在任何一個社會,殺人越貨都被社會主流鄙視。但在游牧民族社會,殺人越貨卻是一種生活方式。甚至連老婆也需要搶,你不搶就娶不到老婆,你不強悍自己的老婆就要被別人「取」走。從他們人生的最大快慰,就是「欺男霸女」裡,你看不到對生命的一絲一毫憐憫,甚至以殘害凌辱生命為樂。在這樣的族群裡,「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這句話貫徹得最徹底。

歷史上,蒙古帝國善於玩「假道伐虢」(按:兵法36計的第24計,趁小國有危難時,藉救援之名而加以併吞)。想當年,蒙古帝國聯宋滅金,宋人為蒙軍提供了大量的火器、攻器與後勤支援。但事成之後,蒙古帝國不計友情,轉而又大舉進攻他的「戰略合作夥伴」南宋。西元1227年,成吉思汗臨死前還在算計鄰國。他的臨終遺囑:利用宋金世仇,借道宋境,聯宋滅金。在成吉思汗及其子孫忽必烈們的眼裡,是沒有什麼道義和信用可講的,一切均為奪取利益最大化。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從成吉思汗到伊凡四世,對於本民族而言他們或許是英雄,但對於那些被征服的國家來說,他們則是一場惡夢。從16世紀起,俄國人翻越烏拉爾山,向亞洲擴張,沿途實行種族滅絕政策,把土著殺光,將征服的土地直接納入本國版圖,給當地造成了無盡的痛苦和災難。

縱觀俄羅斯在東方變遷史中的角色,幾起幾落。由於軍事擴張,它曾占據了舊中國東北的大片領土,取得了遠東「準霸主」的地位。由於政治慢拍,它在幾次歐洲大變革中命運多舛。20世紀初葉,沙俄帝國與日本爭奪遠東霸權,遭受重創,不久土崩瓦解。可見,只有同樣強悍甚至比他們更強悍的勁鄰,才能把他們的「霸業」打停。

師從蒙古帝國的俄羅斯人,取得過類似成吉思汗的偉業,但在這個世界上,他們顯得相當孤獨,說得過去的朋友,少之又少。諸國根據歷史經驗對俄羅斯做出這樣的判斷─他們令人生畏,同時也是個交不透的國家。雖然就地域來說,俄羅斯橫跨歐亞大陸,說它是西方大國或東方大國都可以,然而實際上它在哪方世界都難以定居。在歷史上,俄羅斯沒有值得信任的西方朋友,也沒有平起平坐的東方朋友。東方國家懼怕它,西方國家排斥它。這確實和當年的韃靼人在歐亞大陸的命運可有一比。

中世紀蒙古帝國周邊,就是這樣:沒有友邦,只有敵人和僕人這兩種角色可供選擇。顯然,後來沙俄對清國等近鄰做了同樣的事。不能強過他們,就要匍匐在他們的腳下,割地送款,僕從過活。

為搶一條魚,殺死弟弟:從成吉思汗看俄羅斯人的世界觀_img_1

本文節錄自:《讀史的長進》一書,程萬軍著,大是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