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追求成為完美的父母,對孩子反而是一種災難?

父母的「裝傻哲學」

遠見好讀
user

遠見好讀

2019-05-03

瀏覽數 19,150+

圖片來源:pixabay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家老大小時候很討厭畫畫,但他卻很喜歡看我畫畫。每次都會拿畫本和彩色筆給我,叫我畫動物給他看。先是叫我畫老虎,再來是鬣狗、美洲虎、花豹、美洲獅、獵豹…

等一系列的「老虎家族」,邊畫時還會在一旁糾正我。

「不對啦!獵豹的花紋是圓圓的,媽媽妳看過甜甜圈吧?豹的花紋要跟甜甜圈一樣圓圓的。」

「那換你畫給媽媽看!」

「不要,媽媽畫啦!」

其實他並不是不會畫,一個人慢慢畫也畫得還不錯,至少不用問也能看得出來他畫的是什麼。明明我也不算是很會畫畫的人,不知道為什麼他一定要叫我畫給他看。

韓國兒童心理學家鄭有津曾說過,通常比較沒自信的孩子,身邊一定會有一個「很厲害的媽媽」。當孩子看到媽媽畫完很厲害的畫後,心裡會覺得:「哇!媽媽好會畫喔!」雖然當媽媽畫完後,都會鼓勵孩子自己試著畫畫看,並告訴孩子:「沒問題!你也可以的!」但通常這時候孩子只會覺得壓力很大,反而變得更沒自信。

鄭有津專家建議與其鼓勵孩子「試試看」,倒不如媽媽先試著把自己的水平降到比孩子實際年齡小兩歲。如果以當時小雄五歲的年紀來說,當他叫我畫老虎時,我只要畫出三歲孩子會畫出來的老虎就好,但很重要的一點是,還是要很認真畫,不能敷衍了事,只是在畫畫的時候,把自己的繪畫水平降低到三歲左右就好。

當原本很會畫老虎的媽媽,突然畫了一隻看不出來到底是貓還是狗的動物,孩子肯定會纏著妳叫妳再畫一次,這時候只需要露出很失落的表情,告訴孩子妳已經盡力了,這樣孩子可能就會比較願意試著自己畫畫看。

看到專家的建議後,我才恍然大悟。想起小時候我似乎也是如此,看到大我三歲的姐姐在畫畫時,我也只是拿著彩色筆站在旁邊默默地看。當姐姐對我說:「妳也試著自己畫畫看啊!」我還是一樣不敢畫,怕自己畫出來的東西會被取笑。我想,如果之後孩子再叫我畫畫,我應該把自己繪畫的水平降到「比孩子小兩歲」的程度來畫就好。

其實不只是畫畫這件事,如果想教孩子學會某件事時,要先試著當一個「比孩子小兩歲」的媽媽,偶爾裝傻,孩子才會願意嘗試。但說歸說,實際上做起來可沒這麼容易。

「哎呀!我怎麼又忘了?」

很多時候都是事後才想起來。然而,有趣的是,當我重返職場後,即使沒有刻意努力,就經常意外成為「比孩子小兩歲」的媽媽。

每天晚上孩子睡著後,我會到孩子幼稚園的網站,上網瀏覽孩子白天在學校時拍的照片。

某天我看到照片裡全班小朋友都穿藍色運動服,只有老大一個人穿紅色T恤,才突然想到:

「啊!對耶!今天是星期五!」他們每個星期五要穿運動服到校,但我卻忙到忘了。

隔天早上起床後,我便抱著孩子向他道歉:「對不起,媽媽忘了昨天是星期五,所以沒幫你準備運動服。」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本來不提這件事孩子壓根也不記得,但一道完歉後,孩子才想到自己好像應該要生氣,便嘟著嘴氣呼呼地一句話也不跟我說。

「媽媽下次一定會記得的!」

雖然明知道下次可能還是會忘記,但還是和孩子打勾勾約定。就這樣,某天孩子突然像是想到了什麼好點子,興奮地跑來找我。

「媽媽,我想到一個好辦法了!把運動服放在鞋子旁邊,這樣就不會忘記了!」

「可是鞋子很髒耶!把衣服放在旁邊會弄髒吧?」

「反正又不是每天穿,一星期才穿一次而已,把運動服放在鞋子旁邊就一定會記得。」

接著他又趁機碎念了我一頓,但我們都覺得這是個好方法。

「嗯,的確是個好方法!這樣媽媽就一定會記得。」

看到孩子這麼努力想辦法,應該是很不想再當班上唯一沒穿運動服的人,雖然心裡很內疚,但看到孩子露出得意的表情說:「我這個方法很棒吧!」也不禁令我莞爾一笑。

從那之後,孩子就像我的小幫手一樣,會提醒我很多事情。睡覺前,他會跟我說:「媽媽,如果妳忘記明天早餐要吃蛋餅的話,再問我就好!」出門前,他會跟我說:「媽媽天氣變冷的話要記得戴手套,我幫妳把手套放在口袋了喔!」然後,會幫我把該帶的東西準備好。

甚至有時候就自己直接默默做好,因為我經常把兩個孩子的餐具放錯,把老大的餐具放到老二書包,把老二的餐具放到老大書包。後來每當上學出門前,老大就會自己去確認書包裡的餐具有沒有放對。

精神科醫師河智賢博士④曾寫了一本書《不當完美媽,孩子更快樂》。第一次偶然在書店看到這本書時,原本以為書的內容大概是叫媽媽們凡事不用太過完美,但此外書裡還提到了另一項觀點:追求成為完美的父母,對孩子來說反而是一種「災難」。

作者認為應該要讓孩子看到父母也一樣會犯錯,重點在於犯了錯後,我們如何去面對錯誤、解決問題。當孩子看到這樣的我們後,才會有勇氣去接納自己的錯誤,願意不斷嘗試挑戰,勇敢去冒險。

沒錯!(雖然我並不是刻意要這麼做)媽媽不完美,孩子才會長大。因此,不需要努力當一個完美的媽媽,每個人生來就是不完美的,要懂得接納自己的不完美。如果可以,讓老公和孩子一起幫忙,去填補那些不完美的地方,和他們一起努力想辦法解決也很好。

像最近兩個孩子每天早上換衣服時,都會問我:「媽媽,今天不用穿運動服嗎?」

被孩子這麼一問,我就會想一下:「今天是禮拜幾?」如果是禮拜五,就再把運動服拿出來給他們換。我還特地設了鬧鐘提醒,怕哪天孩子跟我都忘了,但到目前為止都還沒發生過這種事就是了。每次鬧鐘響了,孩子跟我就會很開心地笑著對鬧鐘說:「嘿嘿!不用你提醒,我們早就穿好囉!」

註④:河智賢,韓國首爾大學精神科醫學系博士,現任首爾大學醫院精神科醫師。追求成為完美的父母,對孩子反而是一種災難?_img_1本文節錄自:《媽媽不只是媽媽》一書,金雅緣著,鄭筱穎譯,采實文化出版。

延伸閱讀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