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人生,最重要的是你是否將一切視為理所當然,還是對萬物懷抱感謝之心。
──作家、哲學家G.K.徹斯特頓(G.K.Chesterton,1874-1936)
你對世界的態度決定你是個快樂或是不快樂的人。你能選擇心懷感謝,也可以將一切視為理應如此;而此態度就決定了人生的快樂與否。選擇權完全在你身上!
索妮亞.柳波莫斯基(Sonja Lyubomirsky)的《這一生的幸福計劃》(The How of Happiness)一書提到,每個人這輩子的快樂程度有50%是基因決定,10%是受外在事物影響,剩下的40%是自我控制。
所以你可以自己將快樂程度提升40%。讓我再重申一遍,你今天就可以將快樂程度提升40%!而且根據正向心理學,讓自己更快樂的首要方法就是感謝。
感謝能讓平凡的日子變成感恩節,讓尋常瑣事變成喜樂,讓平凡無奇的機會變成祝福。 ──作家威廉.阿圖.沃德(William Arthur Ward,1921-1994)
有趣的是,住在紐約的我觀察許多人,大家都覺得自己值得更好的工作、賺更多錢,享有更多權利。其實這種想法讓他們鬱鬱寡歡,一直在追尋自己缺少的事物,並堅信獲得這些事物會過得更開心。布芮尼.布朗(Brene Brown,1965)曾說:「恩典與應得權利之間的差別,就在於是否懷抱感謝之心。」
同時,費德瑞克.札彭恩(Federick Zappone)也說:「假如社會上充斥的廣告,目的都是讓消費者不滿意自己已擁有的一切,渴望購買身邊缺乏的商品,那想要當個快樂的人就很難。」
如果你覺得自己應該擁有更多,請立刻停止這種想法。閉上眼睛,深呼吸,對氧氣說聲謝謝,感受自己的身體,感受衣物帶來的溫暖觸感。活在當下,積極感受每秒鐘,細細品味每個片刻。
零抱怨的世界股份有限公司(Complaint Free World Inc.)發放將近六百萬個紫色手環,上頭飾有醒目的公司名稱。配戴這個手環的人只要發現自己在抱怨,就得將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此計畫的終極目標是連續二十一天不將手環換手。
作家威爾.鮑溫欲傳達的理念很簡單:停止抱怨。如果能辦得到,就能更快樂、更健康。他的目標是要大家連續二十一天不抱怨,為什麼是二十一天?根據鮑溫的說法,要破除一個習慣需要二十一天,他曾上歐普拉的節目和《今日秀》(The Today Show)介紹不抱怨挑戰這項活動。因為並無科學實驗能證明這項計劃有效,所以他請參與此計劃的民眾見證自己在停止對人生吹毛求疵後,真的過得更正向樂觀。
當你選擇抱持感恩的心、對萬物感到感激時,人生會因此改變。這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項決定。正如歐普拉的名言:「如果你想改變人生現狀,先從懂得感恩開始。」
本文節錄自:《低潮不會死》一書,蘿拉.莫瑞諾著,溫澤元譯,時報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