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奇才許文龍
台南奇美實業董事長許文龍先生,是台灣企業界響叮噹的人物。他經營企業的手法有現代化的理念,也有老莊的思想;在追求效率的同時,更重視人性化的管理。所以能馳名國內外,是台灣人的驕傲,也足為企業界楷模。
除了經商外,許氏也注重娛樂休閒和文藝活動,不惜斥巨資興建奇美博物館與民同樂,顯見此人相當有品味與涵養,非一般銅臭商人可以比擬。
更可貴的是,他用才與能,不搞家族企業,視員工如朋友或手足,所賺的錢不是回饋給員工,就是從事公益事業,真是「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在台灣能有幾人可以如此?
多年來一些政府高官不但無節流開源,各單位莫不債台高築,遺禍後代子孫,政府何不延請許氏入閣,相信必能振衰起蔽,開創新局。
台北縣 鄧鴻源
尊重異文化
隨著台灣本土意識逐漸抬頭,原住民文化已成為社會輿論、學術研究,甚至是流行歌壇的焦點。傳播媒體的大量報導,在祭儀裡唱歌跳舞似乎已成為原住民如影隨行的符碼,並將他們定位在只為娛樂我們的次等公民。
在一次參與原住民部落的服務工作中,卻驚見上山休閒的遊客聚集在教室外頭,上下打量教室裡的原住民小朋友,依稀耳聞一位穿著亮麗的女子喃喃地說:「原來山地人也有穿衣服。」
雖說發展文化產業是原住民創造部落重生的契機,但小小的部落怎堪擁進一大堆觀光客?有心人士為珍貴的文化資產而重建部落,社會大眾若只是做進香團式的觀光活動,豈不枉費了他們的苦心?期望在不同文化的洗禮下,大家都能瞭解並尊重異文化的風貌。
台中縣 王逸
無私奉獻,打造有情有義台灣
一心想到非洲傳道行醫的美籍醫師譚維義,因緣際會下帶著太太和四個小孩到貧窮落後的台灣東部,進行醫療服務工作,一服務就是三十三年(見九月號《遠見》)。上個月中,在澎湖惠民醫院服務的義大利籍院長何義士突然辭世,結束了他在台灣偏遠地區行醫五十年的歲月﹔在東海大學奉獻了四十年的練馬可,即將離開台灣回美國養老。這三位外籍傳教士對台灣的愛,超越了種族及地域,這種源自人類本性的愛,對於物慾掛帥的當今台灣社會,彌足珍貴,更具有典範價值。
伴隨著經濟的起飛,台灣的社會早已擺脫貧困的生活;但在這期間,台灣人民善良、純樸的一面也在加速地消失。
近來各報章媒體的社會新聞版充斥著殺人、搶奪、色情、欺詐的報導,使得生活在這塊土地上的人民,天天飽受精神的摧殘,使得熱愛這片土地的人,發出「台灣變了」的感嘆之聲。
雖然近年來,李登輝總統一直在倡導心靈改革,但成效不彰。令人欣慰的是,有愈來愈多的組織、團體(慈濟、嘉邑行善團……等),甚至個人(譚維義、何義士、練馬可等),付出真心,致力台灣的精神文化建設,以無私的奉獻,共同打造有情有義的台灣,值得大家學習及效法。
桃園縣 李文桐
國土變色,令人哀戚!
九月二十一日,南投發生台灣百年來最強烈的地震,造成各地災情慘重。看到同胞受災、喪親情狀,感同身受。看到救難人員盡心盡力。捨身救人的情懷,除了心存感激外,更深深禱祝救難行動順利,讓災禍減至最小。
最令人悲慟的是,救災最前線救難人員缺乏科學、有效的救難裝具,明知仍有許多同胞埋在底下,命在旦夕,也僅能望著斷垣殘壁興歎,卻不知從何著手救人。這種無奈的場景,實在令人心痛!
我們不禁要問,日本阪神大地震後,台灣政府各級機關紛紛組團趨之若鶩地前往日本學習,這些花費人民血汗錢到日本學習地震經驗的官員們,到底學了什麼救難經驗回來?帶回什麼警訊?日本救難的高科技裝具為何?記取別人的經驗教訓了嗎?或僅僅是「觀光」「看熱鬧」呢?
我們應該認真地檢討,在這次集集大地震災難中,大家的警覺心是否不足?建築物工程品質是否管理不良(倒塌建物之橫梁中竟以沙拉油桶代替混凝土)及救難人員為何缺乏高科技救難裝具等問題,政府相關單位,更應該記取這次血淋淋的教訓,才不負人民所託。
台北市 宋明章
「自由心證」推翻科學實證
台北地方法院判決四位酒後開車肇事者無罪,理由是每個人對酒精反應不同,呼氣檢測難有標準,為此還讓被告當庭喝酒,以「觀察」其生理、心理反應。
眾所皆知,酒精濃度超過○.五百毫克時,肇事率會大幅增加,而且已有科學實證。歐美各國都以呼氣檢測做為取締酒後駕駛的標準,標準還更為嚴謹。令人質疑的是,法官竟然不理會呼氣檢測標準,反而以個人主觀的目測做為判決標準,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自由心證」嗎?
法官以「自由心證」推翻科學實證,令人難以茍同。同時,我們必須正視此判例,可能會使已經稍獲抑制的酒後駕車風氣,再度盛行。
台北市 劉新民
自作孽,不可活
近期媒體公布頭城鄉竹安沙灘往內縮一公里,而且穿過防風林腳就可以踏到海水,離最近民眾住家僅二十幾公里。此現象疑似受養殖業者超抽地下水所致,且不只出現在頭城,在南部一些養殖業興盛之處,地層下陷與海岸線往後退的景象,早已司空見慣。造成此種現象者,並不是天災,而是我們自己釀成的。
以上諸種現象,都由於大家都以自我為中心,只要自己賺錢就好,環境會變成如何,一點也不在乎。這種只關心自己,不關心周遭一切的心態,普遍存在於現今社會中。於是有人為了種檳榔,濫墾山坡地,大雨一來就發生土石流;漁民為了增加漁獲量,加密了漁網,但是小魚都抓光了,漁資源也枯竭了,漁民只好走私。這些都是我們自己造成的後果。孔子說:「天作孽,猶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國人要有「永續經營」的理念,台灣是我們的家,大家要愛它、珍惜它。凡事必須以宏觀的眼光,看待周遭的一切,這樣的理念不但可以改善我們的環境,更可以促進人際和諧,改善目前群己之間的冷漠與疏離感,有一舉數得之效,何樂而不為呢?也建議政府相關部門參考先進國家的成功經驗,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錯」,這種觀念深植於民眾心中,國家發展乃可長久。
桃園縣 孫樹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