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學習的動機在需求

李宛澍
user

李宛澍

1999-08-01

瀏覽數 18,800+

學習的動機在需求
 

本文出自 1999 / 8月號雜誌 第158期遠見雜誌

問:教育部訂去年為「終身學習年」,前任林清江部長確立「推展終身教育,建立學習社會」的目標,你今年上任後有加入其他新想法嗎?

答:這不只是教育部的政策,更是社會大眾的政策。我的任務是執行這個大家討論出來的共識,希望能達成「處處可讀書,人人有書讀」的目標。

以往總認為只有在學校才能讀書,其實處處都可以讀書。例如電視、廣播、雜誌、空中大學、網路教學、遠距教學;或是社教團體、把企業變成學習型組織、社區學院及民間的社會大學,都是只要有心就可以讀書的學習管道。

「人人有書讀」指的是從幼稚園開始,讓入園率提升;而高中、高職、大學、技術學院也都可以提供升學機會。畢業後,更有回流教育、進修教育來繼續下一個學習歷程。我的任務就是落實終身教育的方案。

問:終身學習方案的內容包含推動企業內學習組織、普設終身學習場所、推廣全民外語學習、推廣讀書會、推廣學習型家庭……等,其中牽涉到企業、民間、學校、社區、家庭等機構和單位,教育部究竟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答:教育部主要扮演三種角色:一是規劃,擬定政策讓「活到老,學到老」成為可落實的政策。其次是協調,包括法規制度的建立、經費分配和單位分工。最後是評估,掌握結果和成效。

學位不能構成學習動機

問:推動終身學習,會面臨哪些難題?

答:最大問題是人、錢及觀念。沒錢、缺人當然成不了事,但這兩者倒是其次,我認為最重要的還是觀念。

中國人向來有著根深柢固的觀念,認為念書一定要有學分和學位,可是終身教育並不強調學分與學位。地方政府主辦的社區大學希望可以授予學位,不過教育部並不贊同。學位是代表達到一定的品質,而教育部站在主管機關的立場必須對品質做管制。

大部分在職進修、終身學習的人,都希望能取得學分與學位。若要如此,就要有入學資格限制、師資審核、教學必要過程等品質管制,這樣才能得到學分、授予學位。

終身教育就是時間更有彈性、課程更多樣化,而且不受學分及學位的門檻限制。若學習者執著於取得學分、學位,那麼終身教育課程的多樣化一定會受到影響。

問:學分和學位是否可以做為終身學習的誘因呢?

答:我們不能以文憑和學位當做誘因。我曾經聽過,有學生參加博士論文口試通過後,高興地喊:「我不要念書了。」他的指導教授聽到後,將他當掉,並要他重新來過。因為,他將念博士學位當成努力的誘因。

終身教育主要強調自身學習的需要,可能是職業的需求、為學習而學習、或是為興趣而學習,這才是終身學習的動機,學位和文憑只是附加的價值。

西堤餐券+雜誌一年才 $2,680,這組合太划算!立即訂閱>>

問:你是否能從自身經驗談談對終身學習的感想?

答:在研考會服務時,我常鼓勵同仁多成立社團,除了有機會聚在一起,也是另一種學習。其中辦得最好的是園藝社,因為大家對園藝有濃厚興趣。剛開始只是社團,後來就請園藝界的教授來幫我們上課。同仁的學習精神很可佩,為了上課,甚至還找別人代班出差。所以,學習的動機在需求,不是為了文憑。很遺憾,社團活動選在中午時間,那是我最忙錄的時間,以致於沒機會參加。如果有機會,我非常想參加園藝課程。

倡導終身學習

問:一般人選擇的進修課程偏實用取向,像公民通識課程的資源就比較少,終身學習是否得因應市場邏輯來決定課程內容呢?

答:不見得,我前面提到教育部的角色之一是協調,有一些需求剛開始有興趣的人少,資源也不多,這需要倡導。例如法治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但剛開始一般人會覺得不太需要,這就得用提倡的方式,慢慢引導。

問:若要鼓勵民眾加入終身學習的行列,部長會對大家說什麼?

答:在生活和教育的過程中,自己是否覺得需要充電,或是哪些專業知識、技能還不夠?如果是的話,終身教育的制度是讓你充電、學習最好的環境,歡迎大家一起來參與。

終身教育談的是從出生到墳墓,任何階段都會有不同的學習需求。

問:身為部長,有什麼想要學習的課程嗎?

答:我想學的東西可多了。就像電腦,我以前在國外當RA(研究助理)時,時常幫教授用電腦做統計分析;畢業後,統計分析都有學生、助理、其他同仁幫忙,不需要我親自操作。從以前的天天用電腦,到現在幾乎不用電腦,我一定得抽個空再去好好學習。

在立法院審查大學法時,內容牽涉很多關於憲法的問題,使我讀了不少有關憲法的書,促進我學習的動力。還有,每次從日本回來,我都會下定決心要學日文,但回來後因俗務繁忙也就忘記了。

每個階段都會有不同的需求,如果挪得出時間,我想針對每一項需求來學習。

問:八月一日到八日,教育部將舉辦「終身學習博覽會」,你希望這個活動達到什麼效果?

答:這個活動的意義有兩個。第一,讓社會大眾瞭解,終身學習的時代來臨,若你有需求,記得將時間空出來學習。第二,這個活動將告訴民眾有哪些資源可利用,並利用博覽會來展現這些資源,請大家多多運用。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