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的醫療科技有令人目眩神暈的發展,如今我們不但能預防許多病的發生,亦能有效控制及治療多數致命的疾病。當科技在醫學上的角色逐漸擴大、加重時,相形之下,人文關懷就逐漸被忽視,因而產生了醫學就是科技的誤解。這種錯誤的觀念有待修正。
我希望藉著最近照顧的一位病人,來說明照顧病人時,科技只是執行醫療的工具,而治療的決策與目的取決於「病」與「人」之間的關懷。這位四十多歲的媽媽有兩個未成年的孩子,在三個多月前因大腿後上側有個腫瘤,在一家醫院接受了手術。從她帶來的手術紀錄和術後影像檢查,可以看出仍有殘餘的腫瘤,而根據癌症治療原則,腫瘤必須完全切除,才有痊癒的機會。如果我們單純只以「治療疾病」的角度去思考,醫師會認為對於這樣的病人,唯一的治療方法是自大腿上端截肢,才有三○%至四○%的生存機會。但是,一位關心病人的醫師(a caring physician)應做更深入多元的思考。
面對這位母親時,她不應只是一個疾病的表徵,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妻子,是兩個孩子的母親,也是年邁父母的女兒,她是一個家庭重要的支柱。所以我們不但要徹底瞭解疾病,更要瞭解疾病帶給這位病人人性層面的衝擊,以及對她的身心、家庭及社會的影響。這時,除了深入瞭解病情外,這位病人的生命價值觀是決定治療策略最重要的關鍵。
因此,首先要讓病人瞭解自己的疾病,以及現階段我們所能提供的治療方法。很遺憾的,對於這位病人,我們無法協助她獲得很完美的結局。因為以現階段的科技,我們還沒有能力偵測到少數癌細胞遠端的擴散,因此,即使她遵守治療準則,接受截肢手術,仍有一半以上機會有遠端轉移的可能。
我們也不能不考慮她術後的生活品質。截肢後,不但將嚴重影響她的形象與生活功能,改變她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她更可能因而失去自信,引起自卑,導致憂鬱症。她行動上、情緒上的障礙,可能使她從家庭的重要支柱淪為家庭的沈重負擔,擾亂了家庭的秩序,進而需要倚賴社會的支援。
所以照顧病人時,不只是要考慮疾病的治療,更重要的考量是疾病與病人、家庭、社會的互動關係。
在第一次醫療團隊的討論時,我們都因為無法給與病人圓滿的解決方法而感到沮喪,因此分頭做更深層的思索。第二次聚會時,放射線治療科的一位醫師表示,既然截肢也無法完全避免遠端轉移的機會,並且根據文獻,如果能以局部手術盡量清除殘餘的腫瘤,然後加以放射線治療,也可以達到局部控制的目的,她就可以保有下肢,維持正常的生活形態。萬一不幸地在幾年後發現遠端轉移,至少這段時間內她不覺得拖累家人,也有機會完成一些心願。
雖然這並不是一個沒有缺憾的解決方法,但是當我們以人文關懷為出發點去照顧病人時,必須以病人各自的生命價值觀來引導我們,輔助他們主宰自己的命運,選擇最符合他們生活需求的治療策略。
(本文作者為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