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人類的歷史既有戰亂的悲劇,也有文明的進步;既有命運的捉弄,也有夢想的實現。
站在世紀的交替點上,我們應當從百年來顛簸曲折的過程中,擷取經驗、教訓與啟迪。這篇短文將介紹兩本書及一套「世紀之書」。
(一)《20世紀中國人的山河歲月》
做為一個中國知識分子,在上半世紀,內心充滿了悲憤與傷痛;在下半世紀,除了失望,也出現了希望。
「悲憤」來自二十世紀是以「外國人」打「中國人」,拉開悲劇的序幕,八國聯軍在一九○○年八月攻陷北京。
「傷痛」來自文明古國抵擋不住船堅砲利。走了八國聯軍,來了更殘暴的日本帝國主義。南京大屠殺就是日本軍閥罪行的鐵證。
「失望」來自在中原的土地上,國共兩黨不是鬥爭,就是戰爭。台灣海峽雖然抵住了「解放」與「反攻」,但也形成了兩岸難以消除的隔閡。所幸在冷戰劇烈的年代,在重重危機之中,大陸絕處逢生,台灣化險為夷。
「希望」則來自大陸最近二十年的改革,大陸不再封閉,也不再受人輕視。
「希望」則來自台灣過去五十年的奮鬥,台灣不再貧窮,也不再受人低估。
由徐宗懋先生潛心編著,「天下文化」出版的《20世紀中國人的山河歲月》,正記錄了中國人所經歷的軌跡。從一九二七年四月南京政府成立,到一九八八年一月經國先生去世,透過十章文字與近四百五十幅照片,國家命運隨之浮沈,個人思緒隨之起伏,中國心與台灣情隨之澎湃洶湧。
(二)《Our Times:20世紀史》
貓頭鷹出版社翻譯的《Our Times:20世紀史》,則從更寬廣的角度,把讀者的視野帶進世界的舞台。時間從一九○○年至一九九四年,題材則包括了政治、經濟、社會、科技、人物、產業、藝術、媒體等。特別值得細讀的是每十年便有一篇提要式的論文,指陳該一年代最重要的趨勢。
在每一年選出的「年度焦點」事件中,中國依序出現過四次:
一九三七年:日本入侵中國(頁二六四)
一九四九年:毛澤東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頁三六○)
一九六六年:毛澤東的最後一役(按:指紅衛兵,頁四八二)
一九七六年:毛澤東和周恩來去世(頁五五二)
正如余英時教授在序言中所指出:「……在整個二十世紀的漫長過程中,中國人在文明方面的積極貢獻上竟然繳了白卷。在有中國的部分,我們讀到的主要是戰禍、混亂、破壞;只有在極權主義的建立成長和解體這一方面,中國曾扮演重要的角色。此外,似乎是一片空白。」
正因為這一份白卷與空白,中國年輕的一代應當要細細研讀這本《Our Times:20世紀史》,才能相信只有「中國人幫中國人」,兩岸才會共有一個美好的二十一世紀。
(三) 保羅甘奈迪主編的【全球世紀系列】
為使華文地區讀者對二十世紀的歷史與發展有更深一層的省思,「天下文化」已與美方簽約,在今後三年內陸續出版由耶魯大學保羅甘奈迪教授主編的【全球世紀系列】(Global Century Series)。
這位以《強權興亡史》享譽國際的歷史學者,經過多年的策劃,將有十一本著作回顧高潮迭起的二十世紀,執筆者均是當今的著名學者(括弧中是作者的名字)。其中兩本分別討論一九○○年至一九五○年(M. Burns)及一九四五年至今(D. Reynolds)的世界大事。其餘九本分別為:
(1) 國家與人民:二十世紀的國際事務(P. M. Kennedy)
(2) 二十世紀的環保歷史(J. McNeill)
(3) 科技企業(J. L. Heilbron & D. J. Kerels)
(4) 二十世紀的世界經濟(J. Frieden)
(5) 二十世紀的戰爭與軍隊(J. Gooch)
(6) 倒退的啟蒙運動:二十世紀的思想史(J. Gray)
(7) 二十世紀的婦女(S. Mazumdar)
(8) 全球世紀中宗教的堅持(B. B. Lawrence)
(9) 群眾與階級:二十世紀的認同與現代的悲劇(J. Winter)
這一系列將使我們更瞭解二十世紀中歷史人物、科技發明、社會變遷、生態環境、宗教影響、婦女角色、世界經濟等等重大變遷的來龍去脈,倍增我們求知的廣度與深度。
「漠視歷史,終將成為另一次受害者。」面對即將消失的二十世紀,已經在科技與文明等多方面繳了白卷的中華兒女,最值得思考的是:如何才能在二十一世紀中做出積極的貢獻?
書 名:20世紀中國人的山河歲月
編 者:徐宗懋
出版者:天下文化
頁 數:407頁
定 價:2500元
書 名:Our Times:20世紀史
出版者:貓頭鷹出版社
頁 數:730頁
定 價: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