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訂閱
快速註冊 已是會員,立即登入

為您推薦

會員權益

登高嘯吟,用詩帶路 余光中其人其事

傅孟麗
user

傅孟麗

1999-02-01

瀏覽數 20,650+

登高嘯吟,用詩帶路 余光中其人其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 ?

登入 後立即收藏 !

本文出自 1999 / 2月號雜誌 第152期遠見雜誌

歲月愈老,為何繆思愈年輕?

當眾人正準備慶祝

可驚啊我七十歲的生辰蠟燭之多令蛋糕不勝負荷為何我劇跳的詩心自覺才三十加五呢?偏選在重九,秋神的節日登高嘯吟,新作達九首之多豪興像是放自己的煙火……——摘自余光中「我的繆思」

◆   ◆   ◆

一九九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中山大學逸仙館從中午開始就陸續擁進人潮。他們都是余光中教授的故舊門生,而海內外各地專程趕赴一場「重九的午后——余光中作品研討會及詩歌發表會」,為大師七十華誕暖壽。

這場盛會由中山大學和國際筆會合辦。從一九九七年五月起,「余派門人」中山大學文學院院長鍾玲、圖書館館長蘇其康、外文系主任王儀君、外文系教授張錦忠四位就組成籌備小組,開始為壽慶專集邀稿。這本書後來定名為《與永恆對壘》,在余光中七十華誕前,和他的四本新作——詩集《五行無阻》《余光中詩選第二卷》、散文《日不落家》、評論《藍墨水的下游》同步出版。

七十歲生日,也是余教授創作滿五十周年,意義更深長。重九當天,他的九首詩同時發表在六家報刊,詩人自謂:「老而能狂,自放煙火」。

五十年來,出書四十九種,對非職業作家來說,這樣的成就實在驚人。因為余光中的正職是教書,寫作是副業,不過他把副業做成正業,白天教英文,晚上用中文寫作,兩者兼顧得一樣出色。他不僅是右手寫詩,左手寫散文,還伸出可疑的第三隻手翻譯,第四隻手評論,第五隻手編輯,第六隻手批改作業……。大學教授黃維樑曾以「璀璨的五采筆」讚頌他,其實絕對不只五采。余教授過人的才情、豐沛的精力、勤耕的筆,築成了他的文學王國。

國寶級的文學大師,也就是中山大學「鎮校之寶」,更是「高雄市寶」。七十大壽,總統李登輝、副總統連戰都頒贈壽屏,高雄市長吳敦義也授與「榮譽文化大使」的榮銜,表達對大師的崇高敬意。

用行動證明是歸人不是過客

自從一九八五年九月,詩人由香港遷居高雄市以後,就成為高雄市政府主打的行銷牌。

一九八六年二月,余光中為高雄市民請命,發表《控訴一枝煙囪》,譴責空氣污染殺手,引起市民熱烈回響。同年四月,高雄市政府邀請他擔任「木棉花文藝季」總策劃,他為此寫了一首「讓春天從高雄出發」,膾炙人口,至今仍廣為流傳,成為高雄人的精神口號。一九九八年六月,行政院長蕭萬長南下主持行政院南部聯合服務中心啟用典禮,就引用了這句詩。同年六月二十三日,余光中代表高雄市政府赴台北出席一場全國性鄉城新風貌展示觀摩會,發表「鳥飛魚躍哈瑪星」的演講,促銷高雄市,現場並播放「正港英雄——高雄市」的宣傳短片。

【7月空中沙龍】會員免費參加>>半導體產業如何成為護國群山?

這一系列短片是在一九九七年拍攝,余光中應高雄市新聞處邀請,擔任「正港英雄」第一集「詩人篇——春天從高雄出發」男主角。播出後,令人耳目一新,完全跳脫政令宣傳片的窠臼。三分鐘的短片充滿了文學氣質,余光中口白「讓春天從高雄出發」的「世界」「海洋」「落日」「春天」四首詩,搭配的畫面是西灣落日、壯闊海灣、綠意盎然的寬闊道路。許多高雄人看過都以「驚豔」兩字形容,似乎第一次感受到高雄之美。七月十七日的《聯合晚報》即以斗大標題報導余光中「用詩帶路」。

高雄市政府頻頻打「余光中牌」,而且無往不利。中山大學更不會放過機會,前後兩任校長都善加利用,尤其是企管長才劉維琪擔任校長以來,更是以「企業化」方式,請大師做了一系列商品。包括把他的詩句印在磨砂杯、骨瓷杯、鉛筆、手提袋、T恤上面當做禮物贈送外賓,並陳列在西灣珍品屋販賣,為學校賺了不少「外匯」。

要詩人交還彩筆,就如逼英雄繳械

雖然行事風格素來沈穩低調的余光中曾說:「我不喜歡在媒體上晃來晃去。」可是學校或高雄市政府需要他的時候,他總是有求必應。這可能跟他初來高雄時,曾被當地人懷疑是過客不是歸人有關。為了表明心跡,他對地方事務總會優先考慮。

不喜歡在媒體上晃來晃去的余光中,倒是很喜歡在校園裡晃來晃去。詩人的素顏鶴髮、瘦小身影,早已成為中山大學一景。不論有課沒課,詩人總是每天一大早到校,天黑才回家。

為了寫《茱萸的孩子——余光中傳 》 ,這一年來和大師近距離相處,才發現他是十足的面冷心熱、嘴硬心軟。千萬別讓他冷冷的語調嚇唬住,他最經不起女生撒嬌、男生誠懇,只要你鍥而不舍,包你有求必應。

在我眼裡,他仍然深具魅力,雖然他已經七十歲了。他的魅力來自一顆不老的火熱的敏感的心。對於美好或喜愛的事物,他的反應熱烈依舊。

為了欣賞獅子座流星雨,他竟終宵露宿墾丁街頭,甘之如飴。在日常生活中,一片暮色、一枚松果、一盤荔枝、一把扇子、一隻茶壺、一首歌,都能觸動他的詩心,創作出佳句。

看來這位與永恆拔河的詩人,還未準備放手。只要繆思不棄他而去,他就不會交還彩筆。正如他自己所說:「要詩人交還彩筆,就如逼英雄繳械。」

雖然他已退休,但中山大學捨不得放他走。光華文教基金會捐助百萬年薪,硬是留下這塊瑰寶。中山大學和所有喜愛他的讀者有福了,只要大師退而不休 ,就可以不斷讀到他那動人的詩篇。

你可能也喜歡

請往下繼續閱讀

登入網站會員

享受更多個人化的會員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