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美國聯準會提前結束加息的預期升溫、中美利差出現站穩勢頭、中美貿易消息面新增利多、監管政策持續發揮效力,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11日上漲251點,報6.7909,創2018年7月26日來新高;而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11日也雙雙升破6.75關口,創2018年7月來新高。
從1月7日收盤價6.8499算起,近一周時間內,在岸人民幣升值幅度超1000點。
不僅是對美元走強,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總體也呈現升值態勢,目前中國外匯交易中心人民幣匯率指數從92.40左右攀升至93.30附近。
香港經濟日報報導,總結人民幣近期升值原因有四點:
一、美國聯準會提前結束加息的預期升溫。
美國聯準會最新會議紀要顯示,加息是在少數委員不願加息的情況下進行的,他們認為缺乏通膨壓力,反對再次加息,且承認未來的政策路徑「不那麼清晰。」
受此影響,美元指數大幅走低,跌幅近1%,逼近95關口,實際上,自2018年11月至去年底,美元指數已貶值近0.5%,美元指數下跌帶動了人民幣升值。
二、中美利差出現站穩勢頭。
自2018年12月以來,美債收益率扭轉上行勢頭,中美利差開始自低位回升。中美利差變化,對人民幣走勢也起到關鍵作用。
由於市場參與者對美國經濟及美聯儲政策預期發生變化,美國國債收益率出現一定幅度放緩,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目前已重新回到3%以下,中美利差在低位呈現站穩態勢,有助於人民幣匯率趨穩。
三、中美貿易消息面新增利多。
中美貿易談判對人民幣走勢影響大,1月7日至9日,中美雙方在北京舉行經貿問題副部級磋商,大陸商務部發表聲明表示,雙方積極落實兩國元首重要共識,就共同關注的貿易問題和結構性問題進行了廣泛,深入,細緻的交流,增進了相互理解,為解決彼此關切問題奠定了基礎。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聯繫。
四、監管政策持續發揮效力。
雖然近期監管部門沒具體動作,但威懾力仍在,自2018年11月中旬之後,監管部門沒有繼續公佈相關政策,但之前打出的重啟逆週期因數,發行離岸央票等一系列「組合拳」,加強了外匯宏觀審慎管理,適時開展逆週期調節,對人民幣匯率總體穩定發揮了重要作用。
人民幣升值影響有三點:
一、對海淘旅遊和留學是利多。
對普通的大陸消費者來說,人民幣升值最大的影響,就是手中的人民幣更值錢了。出國旅遊,購物和留學,將會花比以前更少的錢,或者說花同樣的錢,能辦比以前更多的事,當然從性價比角度來看,去海淘和旅遊,還是要選擇人民幣對當地貨幣升值幅度較大的國家。
二、對股市和債市利多。
人民幣升值對資本市場的投資者也有影響,排除做空人民幣的投資者,可能會吸引更多的國際資金流入,短期來看能充實境內流動性,這對於股市,債市會構成利好,市場好了,投資者也就好了。
三、人民幣升值不利於出口。
人民幣升值的弊端在於不利於出口,影響出口企業盈利。
招商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謝亞軒認為,過去數年,美元指數走強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許多資產價格產生壓製作用,強勢美元週期的結束未來將對一系列資產價格產生重要影響,新興市場貨幣將擺脫承壓的局面,人民幣匯率將站穩回升。
本文轉載自2019.1.11「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