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過去幾年幾無增加,但5日公布的最新報告指出,2018年的全球二氧化碳估計上升2.7%,為七年來最大成長,這讓科學家頗感挫敗。
國際科學機構「全球碳計畫」(Global Carbon Project)與學術界、政府和業界合作,追蹤溫室氣體排放。該組織5日公布三份報告,數據顯示各政府幾乎達不到2015年巴黎氣候協議的重要目標。
「氣候互動」(Climate Initiative)組織副主席瓊斯(Andrew Jones)表示:「這消息真糟糕。我們每年推延重要的氣候行動,巴黎協議目標變得越來越難達到。」
該研究指出,今年全球將釋放371億公噸的二氧化碳,高於去年的362億公噸,誤差值約1個百分點。
中國碳排放上升至103億公噸,美國的碳排放近54億公噸、歐盟35公噸、印度26億公噸。整體而言,全球每一秒吐出約1175公噸的二氧化碳。
「全球碳計畫」採用政府與業界報告整理出2017年的總碳排放,並根據中國、美國、印度和歐盟這四大汙染國來預測2018年碳排放。
美國長期穩定減少碳汙染,但其碳排放卻出現2013年以來的首度成長(2.5%)。全球最大碳排放國中國則出現2011年以來最大成長(4.6%)。
該研究主要作者、英格蘭東安格利亞大學氣候變遷研究員科琳.凱雷(Corinne Le Quere)表示,碳排放增加是對過去幾年排放小幅增加的「事實檢驗」,不過她認為碳排放不會像2003-2008年那樣大量攀升,她認為今年有異常因素影響。
凱雷指出,美國今年遇上炎夏與寒冬,需要更多電力提供冷暖氣。中國則有經濟刺激措施,推動使用燃煤火力發電的製造業。
雖然許多國家使用再生燃料的比例增加,並努力減少發電時產生的碳,但是來自汽車和飛機的碳排放依舊穩定上升。數據指出,全球碳排放在過去20年增加55%。根據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全球平均溫度已上升攝氏0.38度。
本文轉載自2018.12.6「聯合新聞網」,僅反映作者意見,不代表本社立場。